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作文审题立意七法

作文审题立意七法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808  栏目:写作教学
标签: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作文审题立意七法,

     审题时需要把两则材料都考虑进去。第一则材料中,孔子的学生救了落水儿童,家长送头牛表示谢意,孔子的学生接受了,而舆论让他很苦恼。孔子听说此事后对他进行安慰、劝解,学生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心里也坦然了。从这一角度讲,孔子的做法让学生放下了心理包袱。

第二则材料,注意捕捉关键词,即崔永元的一句话“两清了,你不再欠我什么”,让大学生减轻了心理负担。

     由此可见,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为:放下包袱。

                                                                                               

训练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提供材料的作文题。审题时,考生需要从两则材料中确立一个恰当的话题,将材料作文转化为话题作文。两则材料构成类比,唤回自己(或唤醒自己)便是我们不可忽视的话题。接下来就要思考“唤回(唤醒)”和“自己”的含义。“唤回(唤醒)”必须是对迷失(沉迷)者而言的;“自己”不一定是“我”、“我们”,也可以是“你”、“你们”、“他”、“他们”。要写好这篇作文,必须要思考以下几个要素:谁、如何迷失、如何唤回(醒)、自己的什么,唤回(醒)的意义。

    思路的打开,角度的新颖,则在于对“谁”和“自己的什么”两个要素的思考。从材料中看,土著人唤回自己的灵魂,哲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唤醒自己的人生目标。推而广之,或实或虚,考生可以想到:我们(我、你、你们、他、他们)唤回自己的本真、自尊、爱心、责任、善良、良知、科学精神、民族魂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身不敢忘。”

上述材料会引起你怎样的感想和思考呢?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选一个角度,题目自拟,立意自定,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导写】

    这则材料,文字不多,却是故事中套故事。整体上看,说的是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说事,新御史心领神会,局部看,是轿夫的的事。这两件事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对局部具有制约作用,局部不能脱离整体。为了强调这一点,请看一段脍炙人口的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当作”蓦然回首”) ,那人正(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夭涯路”引自宋代词人晏殊的词《蝶恋花》,是写离别之苦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引自宋代文学家柳永词《蝶恋花》,也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引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写在上元灯节从人群中苦苦寻找心上之人。三首词原本都与“治学”无关,但被王国维先生引用后就产生了新意,这是词作者始料来及的一一”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在王国维先生的这段话里,就得按照新意来理解,而不能按照词句本意来理解。

    同理,材料中轿夫的事是王廷相用来告诫新御史们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就被赋予了新意,我们就得把握其新意。这就是审题的关键。王廷相作为都察院长官。对新御史们讲轿夫的事,不是随便讲讲逸闻趣事,而是有其用意的,新御史也心领神会,所以说出“终身不敢忘”的话。那么,王廷相的用意何在?御史“终身不敢忘”的是什么?在这个语境之中,再去琢磨轿夫的事,就利于准确把握了。

    轿夫穿的是新鞋,开始没有受污染,因此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新鞋受到污染,便不再顾及新鞋了。这“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就是造成轿夫前后变化的关键。王廷相用轿夫的事,告诫新御史们,新任要职,要走好每一步,以防一不小心踩进污泥浊水,受到污染,由此可以立意:“要防微杜渐”,“谨防走错第一步”,“谨防失足泥水中”,“要善始善终”,“始终洁身自好难能可贵”,“一步不慎影响终身”,“一失足成千古恨”,“提高警惕常备不懈”……

    继续思考。防止“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确实十分重要。但是,事情一旦发生,就应该勇敢面对,积极补救,如果从此就“不再顾及新鞋”,结果只能是污染越来越重,情况越来越糟糕。为官任职,如果不小心而失足,受到污染,就要想法补救,改过自新,而不能破罐子破摔。由此可以立意:“不要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要不得”,“过而能改诚可贵”,“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偶一失足不掩大德”……

    在材料中,“泥水”是与“干净地面”相对而言的,“泥水”应该指的是污泥浊水。以上从“为官要洁身自好,谨防受到污泥浊水的污染”这个角度来解读轿夫的故事,是符合文意的。此外,是否还有其他角度的解读呢?轿夫的职责是抬轿,就不要怕脚下的污泥浊水;御史的职责是监察弹劾,就要勇敢面对污秽,不要缩手缩脚畏葸不前,由此可以立意:“尽职尽责,勇往直前”,“大胆行路,不怕湿鞋”,“大行不顾细谨”……

    有的同学没有弄清材料中两件事的关系,脱离整体而仅仅而只着眼于局部,脱离整个语言环境而单从轿夫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立意偏差,如:“踏踏实实干好平凡的事情”,“舍己为人”……

    有的同学虽然考虑到语境,但没有弄明白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人讲了轿夫的故事,于是确立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样的主旨,显然跑题了。其实,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下对不同的对象讲这个“轿夫的故事”,就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这一点必须注意。

    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准确把握材料的意思而导致偏题、跑题,诸如:“严以律己”,“做人要自信”,“成功贵在坚持”,“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做出正确选择”,“生活需要经历苦难”,“做人要正派”……

    最后提醒一句:解读“连环套”材料,一定要有整体制约局部的观念,才能避免因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导致的审题失误。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有一位修笔的老人,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有一间产权属于自己的铺面,但生意惨淡,每月收入仅两千多元。有人劝他:“你把铺面出租了,每月租金就有五千多元,自己还省心省力,为什么非要自己经营呢?”老人说:“我也不是傻子,这一点明白账,我能不知道吗?可我如今干的事,不仅是经营生意,也是在经营自我自己。每月我少了三千元的收入,并不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我若闲下来没事干或干我不喜欢的事,我就受不了。我这儿是北京唯一的专修钢笔的铺面了,喜欢钢笔的北京人,大多都知道我,我能为那么多的人服务,这不比我一个月多挣几千元更重要吗?我活了七十多岁,知道自己最需要啥。”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立意参考

  经营有意义的人生生活的意义在于认真经营自我

  人生需要的是精神的充实坚守生命的那块“田地”

  人生价值的大小不在于收入的高低,而在于为他人服务

  生活要充实在金钱和有意义的生活之间,我们选择什么


上一页  [1] [2] 

,作文审题立意七法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