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学生作文以“读”为话题的作文范文及点评

以“读”为话题的作文范文及点评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758  栏目:学生作文
标签:学生作文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以“读”为话题的作文范文及点评,

20130104羊城晚报校园达人堂上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读”是一种投入的状态,是心与心坦诚的面对,是发自肺腑的交流,是一种智慧式的领悟。文字可“读”,自然可“读”,人物可“读”;庄子读“大鹏”,陶渊明“读”田园,卡夫卡读“人的异化”……“读”使心灵饱满充盈,使思想提升飞跃。

  请以“读”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800字左右。}

读文物

赵维宁 珠海市第一中学高二(3)班

  博物馆内,文物们静悄悄。它们在展柜中等待,当你走近它们时,它们便会告诉你在它身上曾流经的岁月,那些尘封的往事。所以当你踏入这博物馆,一幅画卷即将为你展开,需你细细品读。与文物们作心与心的交流,你将读出你所不知的奥秘。

  读青铜,品读它的雄浑厚重。青铜乃国之重器,通常被用作祭祀礼器或兵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就已具备这两项功能。读青铜,细细揣摩它的纹路,或螭龙,或铭文,或只是简明的图形,在脑中联想眼前这件器物成型所要经历的过程:制模、浇铸、冷却,它曾历经如此多的磨难,如何不对它心生敬畏!不读青铜,如何得知青铜酒杯的形制有劝诫君王莫贪杯的涵义?青铜上的铭文更是宝贵的史料,为我们再现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读青铜,字里行间,满是历史的积淀。

  读书画,读它的隽永飞扬。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我首先要读的。此乃书中极品,每一横每一竖,都恰到好处;每一撇每一捺,都不偏不倚。加之文章的文采飞扬,蕴含哲理之深,让人心悦诚服。有时真想把那出神入化的字都深深刻在眼里!读画作,读其与墨水一同泼洒的情感。读韩幹《照夜白》,身上的细胞会因马匹的动感而沸腾;读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让自己纵情山水,徜徉于富春江畔秀丽的风光中;读张萱《捣练图》,与唐朝妇女们一起劳作,并融入她们的快乐中。读书画,与作者的情感一起跌宕,一起在墨与纸之间遨游。

  读陶瓷,读它的轻盈精致。先由古朴的陶器开始,当先人们无意中将泥与火结合,陶的艺术便由此诞生。陶器不如青铜高贵,人们用它做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可它却承载了更多的亲切与真实。当陶演化为瓷后,它的生命便也焕然一新。如玉的青瓷,如冰的白瓷,神秘的秘色瓷,带有西域风的唐三彩,见证了唐王朝的繁荣。尔后的粉彩、珐琅彩,更是中西结合的产物,读它,心中不禁百感交集。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它饱经风霜的容貌,忠贞不渝地将它所处的时代,制造者所倾注的情感,传递给我们。读文物,我们时而欣喜,时而悲痛,时而自豪,时而沉重,而这,便是真正的历史。

教师点评

  该题为高二年级12月语文月考试题,就命题类型而言,属于材料引出话题类作文。因此,材料的提示性作用,考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审读材料,不难发现:第一句话“‘读’是一种投入的状态,是心与心坦诚的面对,是发自肺腑的交流,是一种智慧式的领悟”,重在提示考生“怎样读”。第二句话“文字可‘读’,自然可‘读’,人物可‘读’;庄子读‘大鹏’,陶渊明‘读’田园,卡夫卡读‘人的异化’……”,重在提示考生“读什么”以及“谁读”。第三句话“‘读’使心灵饱满充盈,使思想提升飞跃”,重在提示考生“为什么读”,读有什么价值。

  如果考生能够在审题环节,认真领悟题中材料的提示,启迪思维,将“读”这一相对宽泛的话题,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并且选准一点去写,就不难写出深刻文、出彩文。

  这篇考场限时作文有如下优点:

  ①立意构思新颖别致,视野开阔。此次作文有写“读”书籍的,“读”自然山水的,“读”花草树木的,“读”父爱母爱的,“读”历史文化的……但是写“读文物”的绝无仅有,体现了赵维宁同学的匠心独运、不落窠臼。

  ②素材丰富、经典,增添了行文的厚重感。“读青铜”、 “读书画”、“ 读陶瓷”一一读来,透示了作者一颗关注文物钟情中华传统文化的心。相较于当下很多同龄人内容单薄、空洞无物、泛泛而谈的作文来说是极佳的示范。

  ③语言生动流畅,句式灵动,富于变化,很好地展现了富于个性的语言特色。

  ④ 脉络层次清晰,全文总分总,主体段落并列式,使得行文纲举目张,一目了然。

  但行文结构感觉模式痕迹较重,结构单一。可以考虑多种结构(并列式、层递式、正反对比式等)的综合运用,去模式化可采取不露痕迹的方式,巧妙运用过渡语句、过渡段落来连缀行文。

(珠海一中高级教师 叶昌德 )

非师点评

  这篇文章立意不错,较为独到,文字也清通,而且能看出作者有一颗热爱文物的心。物以及地,物以及人,物以及史,器物原是热爱故土、同胞、国史的中介物。

  “读文物”这个题目比较大,文物是否只有青铜、书画、陶瓷?显然不止。即使不论文题是否契合,一篇短文,分论三种文物,用力自然会分散,即使是青铜、书画、陶瓷这些门类,太短的文字也难免空泛。放大到全文,自然就有同模式的三段文字拼在一起的感觉。

  如果换一种角度,把焦距调近,从一件最给自己深刻印象的文物入手,给一点细节解读,再“小题大做”,收结于物、地、人、史的关系,这篇文章会提升很多。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杨早)


,以“读”为话题的作文范文及点评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