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进一步优化新课程的实施策略,从课改与高考的双重角度定位教学方向
(2)细化“主体课堂”操作行为,结合学案的落实,提高与各个细节的融合度,形成学科特色
(3)实施人文管理,激发工作热情,克服倦怠心理,增强工作斗志,端正良好工作态度
(4)通过各种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增强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功底
二.本学期教学指导
1.知识学案与训练学案的设计质量:学有所得与练有所获,学在该学时练在当练处。分层次有针对性,关注时间与效率。(上学期最后复习反映出的问题)。
2.师生关注规范性:师:板书、学科语言、作图、作业批改等。学生:学科规范语言表述、学科规范书面表达。抓好作业。
3.课堂教学注重四抓
抓基础:注重本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狠抓基础,加强各种基本技能训练,树立学科素养。不要删减,也不要盲目增加,适度把握一步到位。原则是先课改在高考。
抓落实:注重针对性训练、重复性训练、变式训练等。抓管理:坚持2分钟侯课,做考勤,组织教学。而且是随时进行组织教学(普通班尤为重要)。
抓学生:在整体教学基础上,抓各种类型的学生。前8各班重在抓思想,其余重抓行为习惯。感情投资:发挥教师个人的特质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矫正手段:通过作业面批或成绩表现跟踪等手法。
4.对某个主要概念训练的“五个一原则”
一般对某一概念掌握采用“1+1+1+1+1”重复法则:自主学习一回,研讨辨析一回,检测应用一回,复习巩固一回,考试出现一回。而且是以变式出现――变情境、变条件、变方式方法等,常考常新。
5.学业水平考试的准备工作
(1)时间安排:2010年下半年学业水平考试开考全部科目。考查科目的施考时间为10月15日――11月30日;信息技术科目施考时间为11月6日――11月28日;考试科目(9科)的施考时间为12月6――8日
(2)应考准备:非高考科目充分利用每周2课时做好复习准备工作(除政治外因上学期课程已经开完),备课组长牵头,从基本入手准备应考题目,强化训练。
三.课程设置情况
1.高一获得学分统计学习领域学科获得学分学习领域学科获得学分语言文学语8必1、必2、必3、必4体育体育4英8必1、必2、必3、必4艺术音乐3(结)数学数8必1、必4、必5、必2美术3(结)科学物4文必1、必2、选2―1
理必1、必2、选3―1(第1章)技术信息技术4(结)化4必1、必2
选4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通用技术4(结)生文4理2文:必1分子与细胞
必2遗传与进化(文延到高二)
理:必1、必2(文延到高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6人文社会地4必1.必2,必3(部分)社会实践2历4必1人类社会政治发展史
必2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
必3人类社会思想发展史(1\\2)社区服务2(开证明)政44合计理科74分、文科76分2.高二上学期开课计划及拟定获得学分学习领域学科开设课学习领域学科获得学分语言文学语4分必5、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文章写作与修改)体育2体育英4必5、选6艺术音乐停数学数4文:必5、选1-1
理:必5、选2-1
选2-3(第一章第1节)美术停科学物4接选3-1(第2、3章)
选3-2(第4、5、6章)技术信息技术总结验收化4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专题3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5节)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5节)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6节)生2必3稳态与环境(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3综合科设置人文社会地41、必修3
2、世界地理(地图、气候、分区和国家)
3、中国地位――自然地理部分社会实践历4必修三(不包括第一、二专题)
选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社区服务政4必3(文化与生活)
必4(生活与哲学)合计理27、文29四.常规教学实施与检查
1.加强教研、校本研究工作,将集体备课、说课、授课落实到实处。
要强化备课组的研究意识,以规范教学常规为研究重点,以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从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集体备课时间:周一5-6节为语数英。周二5-6节为综合科。
(2)按照“三二一”的时间安排,提前一周拿到教案。保证充分的时间进行个性化设计。
(3)保证人数,内容紧凑,时间定为后5分钟――前5分钟,课间不休息。
(4)重点研究“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学案的具体环节之间过渡与衔接。要对每节课的实施程序加以解说,减少教师课堂的随意性,研究主体课堂与学案的结合度。
(5)有专人进行学案电子版的整理与授课后的反思(记录在学案上)。
(6)结合“教师成长记录袋”素材,展开活动。
2.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功能
(1)监管组内成员一切学习与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普班)
(2)加强学习小组培训,注重磨练与指导,使小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为班级服务,为学科服务
(3)把对组长的培训与指导纳入日常教学的一项主要工作,为教学服务。
3.作业的定位与检查
(1)要求:目的是规范书写,养成逻辑性表达习惯,同时为学分过程考核提供材料。要求学生做在作业本上,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提出要求。总的原则是无涂抹,有改错行为,用双色笔体现,如果学生对自己的书写不满意,保留学生原有思维过程的痕迹,不许撕纸,进行二次书写。教师要有评语,使用鼓励、建议性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也希望学生在评语
(2)周作业次数分配(3)检查落实方法
每周一在备课组长会上,每科随机抽取一个班级,全员检查,以点带面。要求下午上课前交到年级处(过期按无论),由干事检查,并做详细记录。(含作业、学案、教案)。要求教师周五做好整理等候周一抽检。
4.学案设计总体定位与检查
各组加强教研、校本研发工作,本学期结合主体课堂采用学案导学进行教学,在原有基础上将学案的设计做到极致,为由有效向高效递进做预期准备。
时间保障:按照“三二一”的时间安排,提前一周拿到教案。保证充分的时间进行个性化设计。设计时要考虑“确保课堂容量,快节奏,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都要对时间、方法、过程、结果有明确的具体严格的要求”。
设计原则:以不同课型定学案类型突出主体环节(以课型定案型),以问题为主线突出思维的发展过程(问题化教学),以训练为核心体现题目递进的层次性(梯度训练学有所得),以知识点为单元倡导学案小型化(一课一案一结),以学生的感受为主线体现教师的协调作用(以学定教),
环节要求:要求备课组认真研究上学期下发的“昌乐二中学案及训练学案”的设计思路,结合不同学科特点体现学科特色,并按照主体课堂的各个环节制定高二年级学案设计总体环节
(1)目标解析:区别于教学目标,是站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技能、思想理解或掌握的方式方法的描述,具体简洁而不笼统繁杂、细化到点且表述清楚,是课堂小结核心。要板书到黑板的左上角,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2)重难点警示:是课堂重头戏,要突出头彩;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受阻的结点,是自学的困惑点,是交流的核心。根据不同课型,可能是某个概念或某种方法或某个典型题
(3)情境设计:为教学而设,不为形式为目的,不要喧宾夺主,要简洁明快,烘托出一种“愤悱”的境界。
(4)自主学习(独学):要有明确的“学习内容,时间限定,达到的目标要求与任务量”,必要时指名需查阅的材料。
(5)合作学习(互学):目前大都是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或题目的求解的研讨。前者需要摆出问题而后者需要给出答案,再进行小组的对学或互学。
(6)质疑答疑(群学):是对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对全班同学或教师的求助。注意思维引领,注意典型问题的多解探究。
,2017年高二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