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2,
5、下了晚自修,教室里没有一个人,只有小王还在教室里打着手电在偷偷摸摸地搜索着什么。
6、在这个边远的小城里,一家为顾客提供各类用品、服装、文具、家电的大型超市即将开业。
7、据初步统计,目前有近20%左右的人将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8、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四、结构混乱
两种不同句式杂糅
反客为主
中途易辙
[例题4]
1、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杂糅)
2、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途易辙)
3、就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言,老师们一年四季埋在作业堆里,太辛苦了。(反客为主。前一句没有说完,就被第二句打断了,换成了另一个话题)
4、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可去掉“从”)
5、古往今来,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
6、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
7、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是反问句和陈述句杂糅,应去掉“可想而知”并在“成绩”后加“呢”)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4](结构混乱)
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93年)
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96年)
3、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2001年春季)
4、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2001年)
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表现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99年)
[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善不善于发现和使用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往往有着重要的作用。
2、20世纪末,人类能否和平迈入新的世纪,取决于西方资本主义对世界走势的清醒判断和理智使用自由力量的能力。
3、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是一个关系到能不能真正地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的重大问题。
4、他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绩,是他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取得的。
5、当上级宣布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大家有一种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的。
6、当前,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跨国经营十分引人注目,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它的巨大作用。
7、鸟类的迁徙,往往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
五、表意不明
费解
歧义
指代不明
[例题5]
1、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根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
2、在老校友聚会的那天,张青和王捷一见面,他就说:“你还认识他吗?”(“他”究指张青呢还是王捷呢?可将其改为“张青”)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5](表意不明)
1、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94年)
2、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91年)
3、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96年)
4、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两边的墙壁上。(2000年春季)
5、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6、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理化呢?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7、他在班上的表现到底怎么样,据他的科任老师反映,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
[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不准在车站、码头、机场、公园和商业区以外的地方设立广告牌。
2、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
3、部门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的准备的。
4、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5、记者否认外星人光临W国N城是有根据的
6、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道德还要不要?在义与利面前如何选择?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7、李秀成被清兵抓住砍头时是不是表现得很英勇呢?从一些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这样的。
8、一个产业的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这个产业就会处在快速上升的阶段,成为一个朝阳产业;反之,则成为一个夕阳产业。
9、搜集史料比容易,鉴定和应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文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六(一)成分多余
主语同谓语的一部分相重复
谓语同宾语重复
谓语和它前后的修饰成分相重复
定语同中心语相重复
状语同中心语相重复
[例题6-1]
1、应聘的外国专家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能低于试用期工资。(已有“高于或维持”来限定,明白地排除了“低于”的情况,再用“低于试用期工资”,是重复,应删掉)
2、五星啤酒厂决定给陈新瑶等二人留厂察看两年处分,受处分期间每月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第二个句子前面己说明“只发生活费”,己排除了发放奖金,再说“免发奖金”,重复罗嗦,应删掉)
3、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堪”本是“可以”之意,前面再用“可以”,重复罗嗦,应去掉“可以”)
4、从他微弱的呼吸着,他没有死,还有一息尚存。(前面已说"微弱"、“没有死”己含有)
5、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主语多余“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因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6、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应去掉“风格”)
7、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进行”多余,应去掉)
8、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打”多余,应删去)
9、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宾语多余“的编写”多余,应去掉)
10、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11、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丰富的各种矿藏,有布满无数珍宝的山村。(附加成份多余“的各种”多余,应删掉)
12、开学前,我们搞了一次军训,负责军训的教练是连队的大胡子和小眼睛。(“负责军训”多余,应删掉)
13、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一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形式。(“是否”多余,应删掉)
14、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