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导学案)
作者: 毕淑敏
浙江乐清英华学校 孙立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对比衬托,借物寓理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态度与价值观:明白不管身处何种环境,地位如何卑微,都要坦然自信快乐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懂得不管环境如何,地位怎样,都应坦然,快乐生活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对比衬托,借物寓理的手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小草》歌词、 借助毕淑敏的话自然导入
2、 多媒体投影作者简介
二、 自主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组互助学习)
1、提生接读课文:(思考)本文的标题是“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文章开头写了什么?有何作用?作者在本文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再读课文,学生探究(与导学案部分结合起来)
三、 师生合作 细读美文,深入探讨
1、相关问题(板书)
2、赏析语言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导学案
一、自学参考:毕淑敏: 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1980年转业,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获各种文学
奖30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大文学硕士.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代表作《昆仑殇》《补天石》,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女工》,是毕淑敏继《红处方》等一系列反映社会热点的作品之后,首次将目光投向了社会底层人物——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二、思考
1、本文的标题是“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文章开头写了什么?
有何作用?作者在本文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给下列汉字注音:匍 匐 虔 诚 濒 临 饥馑
缝 隙 脉 络 嫉妒 瞻 仰
3、文中的大树有哪些令人景仰的地方?瞻仰这棵古树,我的心情怎样?划出相关词语。
4、与树相比,小草有哪些不及之处?我在小草身上发现了什么可贵品质?
5、从“仰望”大树到“蹲下来看”小草,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
6、简要阐释“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你还欣赏哪些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并说说欣赏的理由。
7、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小草不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主旨的?请简要分析。能概括一下表现手法吗?
三、1、探究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40字。
材料一:心理学认为,自卑这一种人格元素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人格中。
材料二:自卑的最大敌人就是勇于面对自卑的人。
材料三:著名演员王宝强因没进过正规影视学校,普通话不好曾一度自卑,现今却豁达自信活跃在影视舞台上。
2、看图片,感悟草根人群的生活
3、如果给同学们一个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做大树还是小草?理由是什么?
【实战演练】
1.与人相比,树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加以概括,分条陈述。
2.
3.从“仰望”大树到“蹲下来看”小草,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
格。
【参考答案】
1.①树比人活得长久,但并不以此傲人;②树绝对不伤人;③树比人坚忍;④树会帮助人。2.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比喻)的手法,表面上说的是树,实际上说的是人。人容易战胜各种不幸和灾难,但常常会被名利压垮。3.虔诚、尊敬——嫉妒——自卑、伤感——自信、自强。4.文章主旨是不管身处何种环境、地位如何卑微,都没有理由也不应该自惭形秽,而应像小草那样坦然、快乐地生活。文中对小草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极为细致,手法多样,形神兼备,特点鲜明。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小草虽纤细、柔弱、不受重视,却依然能怡然挺立、安然生活的特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5.自卑人人都有,但要勇于面对;人们虽然会在各个方面存在差异,但不能自惭形秽,要豁达自信,坦然快乐地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出自卑的泥潭,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就。
tag: 小草 , 综合教案资料,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