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 )大义,蹈死不顾(张溥《五人墓碑记》)
17.了解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被……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等。
18.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高中文言文学习要求高中生要掌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2002年高考,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分值是5分,这对一向不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考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在,文言文翻译题的分量有加大的趋势。20005年文言文翻译主观题的分值是8分。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翻译时,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关键是要确切地表达原文原意。但实际操作起来情况比较复杂:如果古今词义是一一对应的,语序也是古今一致的,那只需直译就行了。但如果词语古有今无,成分缺这少那,照直翻译诘屈聱牙时,那就需运用现代汉语多方面知识,并且体现现代汉语“规范、清晰、连贯”的基本要求来进行意译。当然,意译并不等于臆测大意以遮掩无知。
19.学会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虽然文言文翻译题有它的难度,但有一点应该明确,我们应把“取法于课内,巩固积累于课外”视为翻译的最基本原则。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二十多个文言虚词,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上下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在完成文言文语句翻译时要注意按照“留、换、补、删、调、贯”六宇法来进行。留,是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是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总之,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的补充;删,是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是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是指文言语句中带修辞格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语句翻译完成后,再回头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译,语句是否通顺等。
20.掌握常见文言倒装句的翻译技巧
常见的文言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高考也明确要求考生能“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时,对于文言倒装句要注意调整好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在翻译主谓倒装句时,就一定要将原来的古代汉语的“谓语+主语”结构调整成现代汉语的“主语+谓语”结构。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就更要注意翻译的技巧了,具体技巧总结如下:
(一)定语后置句
中心词+定语+者=定语+之+中心词。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寻找可以出使通报秦国的人。
(二)宾语前置句
主语+宾语(疑问代词)+谓语(介词)=主语+谓语+宾语。
例:子何恃而往?=子恃何而往?=您凭什么而前往?
主语+否定词+宾语+谓语=主语+否定词+谓语+宾语。
例如: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许之=当时人没有谁赞同他这种说法。
学习文言文,还要具备一些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这对于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知本探原都有好处。历史文化知识细分起来很多,基本的如天文地理、岁时节日、礼仪制度、职官沿革、学校科举、典籍宗教、科学技术、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及其它等等。我们在阅读相应的古(诗)文时,课文注释中都有介绍和说明,有些也反映在词、句的用法里,这些,在诵读古(诗)文时,都要留意。
诵读古(诗)文,应该是十分愉悦的学习过程。我们应该穿越时空与古代志士仁人、贤者智者对话,从而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的历史,把历史文化的积淀化为我们自身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tag: 文言文 , 综合教案资料,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