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一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教学案(教案及练习),
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9.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 ____ (qìn)人心脾 ②没( )膝深
10. 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 _ _ _ 的特性。
11. 文中有两个短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短语是:__ __(小时候);__ __(救灾时见了兰草)。
12. 作为一篇散文,本文在构思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请你就本文的构思方面设计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然后作出简要回答或分析。
13. 文章结尾说:“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① 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②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文言文阅读]
《醉翁亭记》选读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 这段选文的作者是( ),字( ),号(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15. 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① 环滁皆山也 环:
② 泻于两峰之间者 于:
③ 有亭翼然临于泉水者 翼然:
④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于酒也 寓:
16.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故自号曰醉翁。
② 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在乎山水之间也。
17. 概括选文的大意。
18. 选文中 能总领醉翁亭的山水环境描写的一句是:( )。
19.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20. 在我国古代诗人中,喜好饮酒的诗人有很多。请在下面写其中的一位,并写出一句这个诗人写的诗句。
诗人是:( ),诗句有( )。
【试题答案】
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 记 计 辨 辩 坚 艰
3. A
4. 不好。感情色彩不同。“那个女人”中包含了“怨恨”“讨厌”的感情,而“媳妇”有喜欢之情。
5.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6. 像虫一样爬出眼眶。
7. “熟悉”是因为他有儿子、儿媳,是一位父亲。“遥远”是因为儿子、儿媳对他不孝,远远地躲开他。
8. 儿子、儿媳的不孝,生活的艰难,使他的目光中充满“阴沉”和“悲哀”;每当他看到年轻父亲牵着儿子时,总会牵动他内心深处的“温情”和曾作为父亲的“慈祥”;但这“温情”和“慈祥”只是瞬间便逝的,因为现实中父亲的角色已离他十分遥远了,所以这“慈祥”“温情”只是“一丝”而已。
9. ①沁 ②mò
10. 生命力极强(或具有超强生命力)
11. 想见兰草,肃然起敬
12. 问题必须是构思方面的,如:本文为什么以一些女孩用“兰”字取名来开头?
13 ①揭示(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
②含义理解要点为: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的拼搏精神;战胜灾害(困难),重建家园(美好生活)。
14. 欧阳修,永叔,醉翁。
15. ①环:环绕,围绕。 ②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③于:从。 ④寓:寄托。
16. ① 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
②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17. 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命名缘由。
18. 环滁皆山也。
19. 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20. 主观题。没有唯一答案。
举例: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上一页 [1] [2] [3]
,《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教学案(教案及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