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说课稿2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说课稿2

11-07 15:07:59   浏览次数:832  栏目:高中语文必修四
标签:高中语文必修四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说课稿2,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说课稿

一、说教材

    苏教版的必修四是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编写的,准确反映了新标准的精神和思想。并且构建了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选入的课文更是注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既突出高雅的进步的精品文化,又注意选入文质兼美的通俗作品。而且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为本,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学习过程,探索学习方法,留足空间,增加弹性,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创设必要的条件。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是苏教版的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专题中第二个板块“英名与事业”的第三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在马克思墓前讲话》和《我有一个梦想》,前一篇是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所写的悼词,对马克思医生作精要总结并给以极高评价,表达了沉痛悼念之情,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继续奋斗。后一篇是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发表的演说词,强烈抗议黑人所遭受的不平等遭遇。在此基础之上,再来学习这篇序言,就能更好的理解理想的重要性,更能理解黄花岗烈士的牺牲精神,作者在这篇序文中,怀着满腔的革命激情,热情赞颂了黄花岗烈士为革命捐躯的英雄气概,高度评价了辛亥广州起义的伟大意义和影响,对当时反动逆流的泛滥表示了深切的忧愤,激励国人发扬先烈的牺牲精神,为实现革命理想而英勇奋斗。所以这篇课文安排一课时,以学生自读为主。

二、解读学生

   高中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刚进高一时的基础比较薄弱,不少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还延续初中学习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而高中的语文学习,古文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一块。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古代的议论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议论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我把这篇书序的三维目标定为: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写作背景和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的特点,体会语言中饱含着的浓烈的悲壮慷慨之情

3.能力培养目标:学习本文恰当地运用比喻、对偶、夸张、比较等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的方法。

学生对于记叙、抒情和议论能区分清楚,关键在于学习作者如何把三者融合起来,句中融情、字字融情。所以把这点定为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的特点,体会语言中饱含着的浓烈的悲壮慷慨之情。

2.学习本文恰当地运用比喻、对偶、夸张、比较等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本文的写作目的及本文的写作意义。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勖国人”,到结尾才点出来,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篇书序的意义及影响,必须结合历史背景,补充相关历史知识。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不应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空荡荡的容器,而应看作是一支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火炬,它一旦被点燃必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光芒。因此,教师的引导点拨要恰到好处,通过学生自己的研读和赏析,有所感悟和体味。因此把教学方法设计为:

点拨法 研读法 赏读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对于八十多年前的那段历史是不熟悉的,直白的历史不能让他们感受到那次起义的惨烈。通过同为起义参与者黄兴写的词导入,把学生引入情境中。投影:

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待酿满枝清艳露,和风吹上无情墓。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事败垂成原鼠子,英雄地下长无语。

这是民主革命以及黄花冈起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黄兴,为纪念广州起义烈士写的一首词。当年,鉴于从1895年以来,起义屡次失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对黄花冈起义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召开会议,计划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决定4月13日农历3月15日)首先在广州起义,然后向北进军。但是快到起义的日期了,海外捐款还未寄到,机械也未运齐,不得不延期于4月17日农历3月29日)举行。因为起义领导方面多次变动命令,清军闻讯,先有准备,革命党人寡不敌众,终于失败。起义虽然没有成功,却奠定了武昌革命的胜利基础。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地纷纷响应,不久,清帝被迫退位,中华民国成立。

二、解题

这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学习的第一篇书序,所以对序这种文体的概念要了解清楚。而且必须搞清楚《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是邹海滨所写,书序为孙中山先生所写。

序文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本文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写的序言。

三、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义

正确理解文章大意是理解文本内涵的重要一环。本文是上世纪初所写,字词方面的障碍不是很大。通过课前预习,完全可以疏通大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再通过课堂上的检测,把个别难懂的字词通过老师强调,加深印象,巩固知识,为进入文本研习打好基础。

1、生字词辨析

巇(xī):形容山路危险,泛指道路艰难     抔(pòu):用手捧东西

踬(zhì):①被东西绊倒,②跌倒;失败    肇(zhào):①发生;引起,②开始

杌陧(wù niè):(时局、局面、心情等)不安定

蛰(zhé):像动物冬眠一样隐居起来

2、解释字词

踬踣者履:跌倒,比喻事情不顺利,失败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直:简直;惊、泣:使动用法,使……震惊,使……哭泣

与武昌革命并寿:一同永垂不朽。

顾自民国肇造:开始建立

不能继述先烈遗志:继承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勉励

3、翻译句子

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履,死事之惨。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并寿。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四、课文研习

新课标中这样规定: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对于文章大意了解之后,通过老师的点拨,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赏析和鉴赏,完成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区分清楚黄花岗起义的时间和书序的写作年代是不同的,通过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 [2] [3]  下一页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说课稿2
·上一篇:贾芸简介
·下一篇:《听颖师弹琴》说课稿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