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渔父》课堂实录4(获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渔父》课堂实录4(获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11-07 15:44:48   浏览次数:291  栏目:高中语文必修五
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五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渔父》课堂实录4(获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渔父》课堂实录

该课例荣获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课堂实录】

    一、课前激发,确立课题

    师:很高兴和屯溪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大家都知道孙悟空,但不一定关注过他的听课状态《西游记》第二回有记载说,孙悟空听讲的时候,是“抓耳挠腮,眉花眼笑”看到此种状况,祖师就问他为何如此悟空答曰:“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我很希望同学们能够像孙悟空一般听讲,悟空没有像他的同学那般老老实实,因为老老实实是通往平庸的宽广坦途其实,课堂就是师生所过的一场精神生活“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师生之间,能够用精神的华彩将彼此照亮,就是好课!

    (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体,此种状态不仅仅只是学生的一种语文课堂状态,还应该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生命状态此种精神的树立,着实不易,是教师一节课一节课逐渐呼唤出来的语文课堂,打开并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最佳的“教艺”学生听后,眼睛中闪现出光芒这也是学生的“动”)

    师:课题《渔父》,大家都看到了通过这节课,同学们想和老师交流什么问题呢?

    (学生沉思片刻,有人举手)

    生:我很想了解屈原和渔父各自代表怎样的人生道路,我们该进行怎样的选择

    生:我想了解楚辞的主要特点

    师:两个同学讲得都很好,还有同学有其他想法吗?大家赞成研讨这两个问题就鼓掌通过,反对,就拍拍桌子(没有学生拍桌子)好,那我们今天就探讨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主,兼顾第二个问题还需注意的是,《渔父》是一首散文诗,要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感知形象

    (将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确立研讨的内容,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教师游刃有余把握教材的一种体现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得以深入的重要媒介和基础)

    二、研讨屈原与渔父的第一次对话

    师: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是层进式的对于层进式的对话,我们该从哪里看起?开头,中间,还是结尾?

    生:从开头

    (给学生以必要恰切的提示,帮助学生把握研讨的方向与层次)

    师:那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原文,看看屈原是以怎样的状态出场的

    生:“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师:面对屈原如此景况,渔父怎么说的,话语之间是何语气?

    生:“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对屈原好像有取笑的意味

    师:对屈原有取笑的意味,从文中哪些关键语句体味出来的?

    生:“何故至于斯?”从这个反问句里体会出来的

    师:“斯”在这里指代什么,“至”又有何意味?

    生:“斯”在这里指“江潭”,“至”有到达、沦落的意味

    师:体味得好!“斯”除了指代地点“江潭”“泽畔”,还有其他指代的意思吗?

    生:还可指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状况

    师:是啊!三闾大夫是屈原在怀王时担任的要职,掌管楚国屈、昭、景三姓贵族渔父以赫赫之职称代屈原,有调侃取笑的意味另外,诚如同学们所言:别有意味的是“斯”,“斯”既指江潭,又指“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至”,有沦落的意味整体体味语气,虽不乏同情之意,调侃取笑之意亦有这是渔父对屈原的第一次发问:从巍巍庙堂何以至寂寂江潭,从冠冕轩轩的三闾大夫何以至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江湖散人?屈原是如何作答的?

    生(一位男同学随口轻柔地读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师:将“举世”“浊”“独清”“众人”“醉”“独醒”加重,体味屈原作答时的心境,再读一遍

    生(此男生再读一遍,效果比第一次好许多):“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师:通过“读”,我们不仅要将屈原唤出来,更应该将自我唤出来一个男生,应该理解什么是苍劲沉郁与悲歌慷慨语文课,就是期望将一个人唤出来!你,现在有些地方就已经被唤出来了对屈原的答语,同学们如何理解?

    生:屈原很坚强,决不妥协屈服

    生:屈原很执著,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

    生:屈原就是流放,也要保持自己的清醒

    师:大家说得都好!屈原的每一次回答,都让我的心随之震撼一次!举世之于我,众人之于我,屈原将自己放在整个世界的对立面去了不仅是一个庸君,几个奸臣小人,而是所有人这个对峙因为极不平衡,所以才震撼人心屈原就像《亮剑》中的那个断臂之后独身一人冲入日军阵中的连长屈原的伟大,即体现在这种对峙之中他的失败,就因为他选择对立的立场而不曾屈服!在这样的一种抗争与对峙中,屈原展现出的自我形态、分裂形态、挣扎形态、高贵形态和询问形态,构成了楚辞中熠熠生辉、粲然夺目的最美篇章这样的对峙构成了世间壮丽巍峨、奇绝伟岸的人格风景与精神绝唱!刚才有位同学说,想了解楚辞最主要的特色,屈原的生命华章就构成了楚辞最光艳的特征

    (学生真正的精彩,往往是在教师的精彩之后激发绽放而出的教师的精彩是学生精彩绽放最丰厚最肥沃的养料与澎湃的动力学生的精彩不仅仅因教师课堂设计的精致所致,更是由教师人格的召唤所致教师的自我剖析,与文中屈原的精神状态合二为一,教师自身已然和教材浑然一体,教师自身成为了站着的、活动着的、呼吸着的教材)

    三、研讨屈原与渔父的第二次对话

    师:屈原的答语表明了社会不容、自我不入的生命处境对此,渔父又有何建议?

    生:渔父引用圣人之言,希望屈原不拘泥于外物,顺应浊醉的世间,随波逐流,共同混世

    (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引导)

    师:是这样的屈原的第一次回答,核心便是:不容不入渔父针对屈原所陈述的状况,拿出了既容且入的混世之法此法一出,所有的问题便迎刃而解混世法是最彻底、最根本的解决方案,多为世人所用那么,渔父是混世之人吗?这个问题暂且存疑,我们后面解决我们现在先看:屈原认同此种方案吗?他是如何作答的?我们请同学诵读一下此段

    生(一位女生举手,朗声读来,语势铿锵,辗转有力):“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师:你读得好,把屈原内心的沉痛与激越充分表现出来了问个问题,你是个女生,为什么要选择读这么男性化的句子,而且还读得这么好?

    (给学生以切实的追问与鼓励,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在课堂的细微点滴中,才能看出教师是否关注学生这个人)

    生:我为屈原的精神所深深感染,所以愿意读!

    师:是啊,每次读这几句话,我都为之落泪!我虽做不到屈原这样,但我一直不失一颗真纯的景慕之心屈原这段回荡不已的生命交响曲是由三大句子构成的,两个强而有力的反问句,中间夹着一个死亡句,你如何看这样的句式安排?

    生:第一个反问句是从身体感受的角度发出的,爱好洁净,不愿受到污浊的沾染,是人之常情屈原在此基础上,将其上升到精神的层面

    师:那为什么将一个死亡句放在其间?

    生:为了求得精神上的纯净,屈原甘愿献出生命

    师:是啊,屈原说:“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皓”就是“白”,用在这里不多余吗?你如何理解?

    生:“皓”是一种有光彩的洁白

    师:好!皓,确实是一种有光彩的洁白,是洁白之至也何况“皓皓”连用,何况“皓皓”相联缀再以之状“白”在这里,屈子将自身提炼为纯然的一片皎白,既大且明,既刚且坚我为同学们将屈原的这段话再读一下,大家再次感受

[1] [2]  下一页

,《渔父》课堂实录4(获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