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第三中学 向 超
一、 教学目标:
1、 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体验自然,陶冶情操。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2、 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3、 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说话内容具体,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2、联想、想象。
3、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三、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景色的图片或者是相片,可以是自己曾经见过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然后把它画下来,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让学生回忆整个第三单元都学习过哪些课,从中总结出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关于自然的。在作家们笔下,我们对大自然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现在我们就自己来亲身去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二) 明确目标
1、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体验自然,陶冶情操。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2、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3、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内容、语言要有一定的感染力。
第1点是要学生从整体上提高自身修养。感受自然,提高审美的能力,在欣赏自然的过程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2点是要求学生在技能方面得到锻炼,在对事物的描述过程中学会抓住重点,利用多种手法来达到准确表述的能力,并且也运用到实际的作文中去。
第3点是比较实际的平常的日常交际方面,要求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能够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三) 对自然的整体感知
在明确课程的目的后,我们就一起来进入大自然的世界了。
(播放音乐)
提出问题:一说到“大自然”,大家会有些什么印象?大自然有些什么?
学生回答:有山、有水、有树、花、草、动物……
老师引导学生从各个感觉器官去重现大自然,例如刚才所说的都是从视觉出发;从听觉上是鸟的歌声,流水的声音,树叶被风吹过的沙沙声等;嗅觉上有花香,草香等一切很清新的空气;触觉上就更多了,任何动植物的感觉都不同。
从而知道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并且是充满活力的。
古诗欣赏: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晓初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感受自然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也许早已淡忘了去感受自然。
当那火红的旭日带来初升的热情时,我们手牵手共同去感受自然。
感受绿色茂林深处的清幽和寂静,伴着耳畔清脆的鸟鸣搜寻和捕捉我们似乎已经失去的自然。
当那晴朗的天空带来清新的空气时,我们唱着歌一起去感受自然。
感受白桦林旁沙沙作响的树叶摩擦着生命,敲击着心田,看着那吱吱呀呀的水磨小屋,带来古老的回忆。
当那雨后阳光又普照大地时,我独自去感受自然。
感受那被洗刷后的色彩,透过嫩绿的幼叶,望着天空中那道七色的彩虹,就是太阳的本色,就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最高尚的华彩。
当那血样的晚霞慢慢逝去,深沉的黑夜笼罩大地时,我独自去感受自然。
感受那如水的月光,肆无忌惮地涂抹着周围的一切,沐浴在银色的月光下,感受那遥遥的远方,大自然所发出的,孤寂的颤音。
感受自然,感受人们不可离开的第二个生命;感受自然,感受生活最纯的底片;感受自然,感受心灵深处的绝响……
学生的自我展示
既然大自然是那么多姿多彩,每位同学心目中的美景肯定也会各有不同,就让每位同学跟大家分享下你们心中不同的最美吧!
请学生上台展示他/她的图片,并用自己的语言跟大家描绘一下。
1、先将图片展示,让其他同学说说对画面的感觉。每个人审美观不同,所以也会有不同的感受,答案多样化,能让学生有不同的感性认识。而不是千篇一律。
2、然后请那位出来的同学跟大家描绘下他/她的最爱。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表述同学的语句意思表达、修辞的用法、想象力等方面运用,在台上同学描绘完后,就这些方面进行评价。然后再给台上同学自我评价。
3、最后老师再进行一两句简明的提点。
总结:这些美丽的大自然景色各有各的特点,每一位同学对美的认识都有不同,于是就给大家展示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画面。但它们(这些景色)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很美,而且都属于大自然,并且都在我们身边。
4、写景方法
①细致观察:方位、远近、整体和局部
②抓住特征:形状、颜色、声响、动作
③讲究方法:加修饰语;运用修辞;调动感官;运用联想;
④融入感情 ,情景交融。
青岛的春天
青岛的四季中我最喜欢春天,因为青岛的春天不冷不热,又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山上满是野花,花园里也到处是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青岛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一个季节。请闭上眼睛想一下,马路边上,山上,街心花园里,到处一片嫩绿,所有的树木都长出了新芽。冬天走时遗留下的雪,也都被春天那温暖的阳光和那柔和的春风吹化了,蒸腾到了天上那最无人知的地方。居民楼上的窗户都为迎接春天而洗得发亮,太阳一照,亮晃晃的,还挺耀眼的呢!花儿也长出了透亮的花苞,好像里面装了些金银财宝,舍不得给人看到似的。
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用泥巴筑成巢,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小草也一点一点地往外钻,看得人心里喜洋洋的。
花苞也渐渐绽开了笑容,仔细一看,呀!嫩黄的花蕊原来是蜜蜂的“金银财宝”!蜜蜂扑着那可爱的翅膀,贪婪地吸吮着春的蜜汁,花丛里的蝴蝶也闻“春”而舞了,天上的风筝也渐渐多了,各式各样的“蝴蝶”、“蜈蚣”、“孙悟空”飞在空中,牵引着地上的顽皮的孩子跑来跑去,追寻着心中的梦想……
转眼间,春天已过去了一半。
春末了,商店里摆出了冷饮转柜,尽管没到夏天,但有嘴谗的,买上雪糕吃着。渐渐的,山上的野菊花全开了,从远处望去,山上一片金黄。孩子们忍不住花的诱惑,伸手来采,却看见看山的爷爷慈善的眼神里写满了忠言:他们也有生命呀!
小鸟唧唧喳喳地站在枝头唱歌,恋恋不舍地送走了春天,斑斓的夏天要来了……
(四) 老师选取景色给学生欣赏
播放一系列九寨沟的画面,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高层次的氛围中有一次鉴赏。
然后请学生说说他们的感受,具体喜欢哪个画面,为什么。
(六)创造情景,深入体会自然
播放音乐,营造一个大自然环境,学生闭目,让学生沉浸在大自然的环境里面进行不同的遐想。
老师用语言和音乐创设情景:大家听到河水的声音,现在我们就在野外一个远离城市繁喧的地方,四周都是高高的大树,我们脚下踩着的是绿油油、软绵绵的青草,底墒可以看到很多五彩斑斓的小花,形状各异的小石头,还有阳光透过树叶落在草面上的星星点点……
然后让学生接下去(学生依旧是闭眼),我们这个世外桃源还有些什么,每位同学都可以说一两句,慢慢得使整个画面充实,越来越丰富、精彩的画面。
最后,老师点明:现在这个就是我们大家一起营造起来的属于我们的大自然,在这么美丽的环境里面,我们根本不会忍心去破坏它的任何一样东西。其实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是说完全的幻想,但是它的存在就确实跟我们密切联系,要想永远可以见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就要靠我们自己了。
(五) 活动小结
学生张开眼睛,回到现实中来,老师再度阐明,美丽的大自然要靠大家去保护,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身边的每一草、每一木,不单是自己,也要将这种观念感染给身边的所有人,让全部人都一起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最后结束这次的大自然之旅。
1、我最喜爱__________
2、我心中的美景
3、假如我是美容师
4、我和__________交朋友
……
tag: 教学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