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歌,水之思》教学案
东明县玉成中学 周文华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把握文章内容;掌握课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2:学习采用逻辑顺序写说明文的方法;学习采用小标题写文章的方法。
3:培养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采用逻辑顺序写说明文的方法;学习采用小标题写文章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水土流失、环境恶化已是当今社会全球化的重要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篇这方面的文章。
二、 题目解说:
从文章题目看,这篇科学小品说明文,描写的对象是水,文章内容既有对水的歌颂, 又有对水的思考。
三、 复习说明文的知识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 质、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
阅读说明文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 引用等。
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
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
四、 朗读全文讨论学习:
1、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1)生命之源 (2)雕刻大师 (3)循环与平衡 (4)历史沉思
2、 文章用小标题有什么好处?
用小标题文章显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有条不紊,内容一目了然。
3、 课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说明了什么内容?
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 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五、写作特点
用形象的语言使感性只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六、重点语句
水危机在改变大地的容貌,大地变得丑陋起来。古乐府诗中黄河流域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景观早已不复存在。随着森林的破坏,曾被称为“大河”的清悠明澈的河水,变成了黄浪滔天的黄河。将黄河每年冲走的泥沙堆成高宽各一米的堤坝,可绕地球23.5圈。黄河下游的河床由于泥沙冲积,每年抬高10多厘米,正常水位与开封铁塔塔顶同高。李白千古名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不幸而言中。 黄河冲走的并不仅仅是泥沙,而是华夏大地躯体的营养和血液。
中国人以龙为自己的图腾,实际上是一种对水的崇拜。今天,面对已经失去平稳的水环境,对水的历史深思,应该使我们这个民族猛醒。
这里运用了一系列的文学手法。第一,两次引用古典诗歌名句。这些名句是经典形象。 前一句(天苍苍……),突显水土流失前后的对比;后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把李白本来是夸张的艺术感觉,借用为客观的写实,突出了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第二,对经典语言加以阐释,对比“大河”和“黄河”。第三,将统计数字变成可感的形象:每年黄河冲走的泥沙,堆成高宽各一米的堤坝,可绕地球二十三圈半;黄河水位和开封的铁塔等高。第四,上段最后一句,不用科学的语言,而改用诗歌的想象语言,强调冲走的不是泥沙,而是“华夏大地躯体的血液和营养”。最后则是点题到对水的反思、猛醒。值得称道的是,通过重新阐释龙的图腾,使对水的崇拜和对水的破坏构成强烈的反差。
七、 总结全文:
这篇科学小品介绍了水对生命、地球面貌及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作用,也指出了人们
对地球水资源的严重破坏,警醒并号召人们珍惜、保护地球珍贵的水资源,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八、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拓展训练
一、认真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题目(3分)
国 家
中 国
欧美发达国家
人均拥有水资源
2200立方米
11000立方米
农村灌溉有效利用率
30%~40%
89%左右
城市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
约200立方米
20立方米
城市生活用水人均耗水
欧洲人的2倍
环境保护情况
水资源污染严重
环保意识较强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 的社会现状。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
二、下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对构图设计含义的探究结果
三、阅读《水之经典 》回答问题。
水之经典
①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的是,在我看来,最富性格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
②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 ,将浪涛如山变为 ,将凶猛如火变为 ,……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艳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命活动。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③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
④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⑤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澈透明、纤尘不染。孔雀的蓝色,蓝得让人心醉,让人如同蓝到教堂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而不敢有丝毫杂念俗念,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就在这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⑥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何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木、水藻水绵,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新塑造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世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
⑦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
,《水之歌,水之思》导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tag: 北师大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