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兵车行》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兵车行》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411  栏目:唐诗宋词
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兵车行》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高二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指导阅读《兵车行》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唐诗宋词选读》分为12个专题。在第二专题“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后,专设了第四专题“沉郁顿挫的杜甫诗”,该专题有4首诗,2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本课要学的系自学篇目。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专题目标:

1、增进对杜甫个性的了解,对杜甫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了解。

2、了解古体诗的样式,理解诗歌的内容。

2、体会并赏析诗歌里的思想情感。

3、感受杜甫诗歌现实主义的风格。

4、背诵。

本文增加目标:

领会本文场面描写,对话展开,镜头运用的手法。

教时设置:1——2教时

过程:

一、导入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而被世人称为“诗史”。杜甫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杜甫诗歌的“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再具体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所谓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再具体就是说,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从结构上看,顿挫往往表现在起承转合处,交互为用,按理循脉,或起或伏,有情有景,相间相融。沉郁和顿挫是不可分割的。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杜甫极善于运用反复、重叠、对比、衬托等手段,使沉郁之情巧妙地寓于跌宕有致、徐疾相间的顿挫中,把沉郁顿挫昭然揭示在人们的面前。

当然,杜甫的这种风格又由其个性气质、身世遭遇、情感思想所决定的。

二、了解杜甫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春望》、《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等诗,皆为人传诵。诗集《杜工部集》。

三、《兵车行》写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四、朗读

注意读音:

车辚辚()  耶娘()  干云霄()  荆杞()  陇亩()  啾啾()

五、内容理解

1、理解下列词语,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兵车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班级交流

兵车行——杜甫自创的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未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行,古体诗。

车辚辚——辚辚,车轮转动声。

干云霄——干,冲。

行人——从军出征的人,下文的“役夫”同义。

点行频——一再按丁口册上的行次点名征发。

或从——有的应征。

北防河——向北去戍守西河

便至——即便到。

营田——垦田。

裹头——古代男子行裹头礼后为成年,这里意即未成年就被抓,临行提前行成年裹头礼。

武皇——汉武帝,他在历史上以开疆拓土著称。这里暗喻唐玄宗。

荆杞——杂草,枸杞类。

健妇——健壮的妇女。

无东西——不成行列。

[1] [2]  下一页

,《兵车行》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兵车行》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