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新闻两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表格式教案9

《新闻两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表格式教案9

11-07 15:05:58   浏览次数:758  栏目: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新闻两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表格式教案9,

    八   年级    语文   学科教学讲义

导学稿另附

统一编号:                    本讲义共    9   页

主备课人

 李斌全

使用人

形成时间

2012年  8  月 27 日

使用时间

2012年   月  日至

课题

新闻两则

共( 4 )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绥靖、阻遏、锐不可当、安然无恙、神采奕奕”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掌握新闻相关知识。

3.知道两则新闻的历史背景。

4.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

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难点

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议论的作用。

考点

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及导语。

学生易错、混、误点

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教具

学具

课件、录音

课堂过程活动(学科灵活处理、形式由各学科自定)

第一课时

课型:预习课

一、复习(10分钟)-温故

1、了解单元提示内容。

2、导入新课(P1)

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喜欢新闻,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简介毛泽东及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P2、3)

展示学习目标。(P4、5)

3、背景资料(P6、7)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

(1)时代背景简介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l款,限蒋介石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2)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大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背景简介

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lo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

4、新闻知识:(P8、9)

(1)、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新闻(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三个特点

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  

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  

C、、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3)、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  

(4)、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A、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新闻的标题可以是单行标题.也可以用双行或多行标题。  

标题的本体是正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也叫主标),通常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含意,要求明确、简练、突出。  

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引标),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副标),这样就形成了双行或多行标题。  

B、导语,就是新闻开头的第1段或第一两句话,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也就是把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告诉读者。  

C、主体,就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它要对导语所概括的事实作比较具体的叙述,用足够的、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D、背景,就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E、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另外,用电讯发出的新闻通常还有个“电头”。用来交代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两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表格式教案9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