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背影》教案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背影》教案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1-07 15:05:58   浏览次数:301  栏目: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背影》教案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6)三个动词非常普通,但表达的感情异常深沉。作者看着父亲的背影流下了眼泪。这是心疼的泪水,也是感激的泪水。
 (7)要求学生把文章的这几句齐读一遍。要求学生背诵这几句。
 (8)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比如“皱纹很深”、“两鬓苍苍”,而只是写父亲的背影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应予以适当肯定。然后明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擅长选取表达感情的聚焦点。“背影”就是这样的聚焦点。作者避开了父亲的正面形象,正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容易获得以少胜多的阅读效果。) 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9)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竟然感动得掉下泪来,你们相信吗?(作者并不是第一看到父亲的背影,这张背影对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不会令儿子感动。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
 (10)为什么说是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呢?(前三段中: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偿还欠债,满院狼藉,光景惨淡。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充满了忧愁。然而此时的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了学业,便决定亲自送儿子上火车,还宽慰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流下泪水,也就可以理解了。)
 2.学习本文运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感情的语言风格
 (1)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五句。第一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说明父亲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其实,此时最难过的就是父亲,但他怕影响儿子的学业,便把悲痛之情压在心底,表面上显得比较想得开。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第二句,“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说明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第三句,“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说明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担心儿子路上口渴。第四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说明父亲关心儿子是否顺利抵达北京。第五句,“进去吧,里头没人。”说明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第五句把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表达出来了。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值得学习。)
 (2)所选用的资料,教师可提供给学生。1928年8月,开明出版社出版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背影》。朱自清拿到书后便给住在扬州的父亲寄了一本。当邮差把书送到家门时,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接了过去。他打开邮包一看,是哥哥的著作,里面还有一篇写父亲的《背影》。朱国华欣喜万分,三步并两步跑上楼,来到父亲的房间,把书送给正在病中父亲。朱自清的父亲从床上起来,坐在靠窗户的一张椅子上,把《背影》看了一遍。他看着看着,流下了眼泪。这是语言的力量。
 (三)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写一篇记述父母或祖辈疼爱自己的文章。
 (2)背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一段。
 (四)板书设计
                             背  影
                              朱自清
 
 
                       第一次――点题的背影
                      1.黑色的背影
                      背影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  2.蹒跚的背影
               3.艰难努力的背影
                      第三次――离别的背影
                      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
 
 
                                      第 三 课 时

一、理清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完成课后习题。

三、拓展延伸。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这篇散文以朴实的语言,真切表达了父子间深厚的感情。作者以“背影”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先作铺垫,后到高潮,感情自然。全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是一篇典范的叙事散文。
适当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的父母、祖辈也是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的,要体会到父母的用心。文中的作者正在求学期间,对父亲并不完全理解,甚至暗笑父亲“迂”。八年之后,作者也当了父亲,他才真正体会到当年自己是幼稚的。“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是反语,其实是后悔的话。

 四、参考资料
 1.叶圣陶谈《背影》                 (《文章例话》)
 2.朱自清的“平常心”  (《读书》1989年第11期,舒禾《尚在旅途》)
 3.“背影”的魅力――读《背影》              陈孝全
 4.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               刘彬荣、林琇珠
 5.《背影》――破产家庭的缩影               唐嗣德
 6.从《背影》看散文如何选择表现角度            凌焕新

教学后记:学生基本能从文中感悟到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但对文章的写法的领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上一页  [1] [2] 

,《背影》教案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