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悲鸣听蝉声
——骆宾王《咏蝉》赏析
陕西乾县临平高中语文教研室 713304 杨辉峰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此诗是骆宾王于仪凤三年在狱中所作。
在我国古代,蝉被视为高洁的象征,缘于其高居枝头,餐风饮露,与世无争。因此古来很多诗人咏蝉,或借以歌颂高洁的品格,或感慨身世的凄凉,各具风雅灵性,蝉遂为品格高洁的名士的化身。《咏蝉》与一般的咏蝉诗不同,用典贴切自然,比喻精辟传神,寄意寓兴深远凄切,感情深挚古沉,少无病呻吟,更非怀才不遇之叹。乃含冤莫辨的深切哀怨之作。
首联点题,出句的“西陆 ”,一方面表明时令已是秋天,一方面交待诗人被囚禁的地点——禁垣西。秋蝉疏引,发声幽息,诗人失去了自由,听寒蝉时断时续的鸣叫声,深谙其中有一种幽咽、凄楚的意味。对句 “南冠客思侵 ”,蝉的哀鸣声唤起诗人思念故乡的无限惆怅与悲戚。 “侵”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忧心忡忡的心境和情境。“西陆”对“南冠”,“蝉声”对“客思”,“唱”对“侵”,对仗工整。
颔联“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是紧承上联进一步抒发诗人悲苦烦忧的心情。诗人仿佛是在对蝉倾诉,又似自言自语:我本来就够苦了,哪里还受得了你这不断地向我诉苦之鸣呢?“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正所谓以苦悲苦,以悲鸣悲。属流水对,上下连贯,前后两联错落有致。
颈联“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看似咏蝉,实乃自喻身世飘零。秋深露重,濡湿蝉翼,秋风频起,蝉声沉落。此句以蝉之困厄喻仕途曲折,青春蹉跎难进,身陷囹圄,谗言诽谤日增,辩词无以传递。用意委婉,痛切在内,意在言外。含蓄深远,极富理趣。
尾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一声长叹:世上已无人看重“高洁 ”,又能指望谁来替我平反昭雪?这声哀叹,一对厚土苍天呼吁,二对奸佞群小发难,一腔愤懑尽倾。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尽管“平反之已奏 ”,却如泥牛入海。直到调露元年,高宗到东都大赦天下,骆宾王才得以出狱,“坐赃”的罪名却和他的“文名”千秋同在了。其下狱的原因说法不一,多数诗家认为是被诬陷的。如有传说,武后专政,排斥异己,严刑苛法,告密之风盛起。骆宾王屡次上书讽谏,因此获罪撤职,以贪赃入狱。人生长恨水长东,此等愤恨如何能消?于是,敬业起兵伐武,他积极参与并起草《讨武曌檄》。骆氏本可以“秋水文章不染尘”,却已陷入世俗太深,难免苦痛不堪。有侠义风骨的骆氏蒙此不白之冤,借咏蝉来替自己的清白申辩,宣泄心中之激愤不平。身陷牢狱,触景生情,既向世人诉己之冤情,又表对昭雪之绝望,由衷的表现出“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遗憾。
这首咏蝉诗,对偶工整,语言精炼,句法善变,音韵和美,节奏鲜明,铿锵有力,格调沉郁,流露出清狂桀骜,放旷无羁的情怀,给人以整饬活泼的艺术美感。若知人论世,不妨当作骆氏慷慨悲凉、幽怨悲鸣之声。此诗可视为咏蝉诗祖。
tag: 骆宾王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