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案(3课时)
庐丰民族中学 曾传康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教学重点)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
3、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联系现实,关心时事。(教学难点)
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教学难点)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3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课时1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2、理清作者思路和文章线索。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引出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社戏》、《故乡》→ 选自小说集《呐喊》。
《风筝》→选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引出学习内容《藤野先生》。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文章写于
背景简介:
鲁迅留学日本经历: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二、检查预习并学习新课。
(一)读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
驿站(yì) 教诲(huì) 系住(jì) 芦荟(huì) 瞥见(piē)
畸形(jī) 匿名(nì) 诘责(jié) 绯红(fēi) 不逊(xùn)
杳无消息(yǎo) 深恶痛疾(wù) 油光可鉴(jiàn)
(二)解释下列词语。
宛如 绯红 油光可鉴 驿站 掌故 不逊 诘责 杳无消息 瞥见
(三)思考题:
1、文章写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发生在哪里?
2、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
第一部分(1~3):见藤野前,在东京。
第二部分(4~35):与藤野相识、相处、离别。
第三部分(36~38):对藤野的怀念。
◎本文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过渡: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
◎明确:
①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这是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②写途径日暮里和水户则表现作者的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
③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
④写“日本爱国青年”的挑衅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
⑤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为突出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关系。
◎课堂小结:为了救国救民,作者怀着很美满的梦,东渡日本,“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可以去做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可是,来到日本后,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让他失望了。失望中,他苦苦寻找,又一次选择到仙台学习医学。在仙台,鲁迅认识了这位给他留下了难忘回忆的恩师--藤野先生。
那么,藤野先生是一个这样的人呢?他有那些高贵品质呢?请同学们回去认真阅读课文,了解他的高贵品质。
【教学反思】
课时2
〖教学重点〗
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把握全文的主旨。
一、精读课文,思考问题。
(一)课文1~3段写了清国留学生在东京哪两件事情?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情感?
◎解说:写“清国留学生”抓住盘辫子这一细节,反映这些人的思想效忠清王朝的本质。清末,已有不少仁人志士剪去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这些人既要时髦,又要效忠清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作者这里用夸张手法,揶揄口吻,对这些人的辫子进行形褒实贬的描绘,揭示这些人思想本质,反映了自己对这些人的厌恶。
(二)第五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写在仙台受到的优待对写先生有什么作用?
◎解说:面对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作者统统推断为“物以希为贵”,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这饱含着一个弱国国民内心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他极强的民族自尊心。
写“优待”为后文写先生作正面陪衬。
(三)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白描手法(学者形象)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有顿挫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服饰——穿衣服太模糊了,竟会忘记带领结。
◎解说:白描手法:白描也叫素描。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用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鲁迅先生就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他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例如:“摊主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他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嘴里一口结实的牙齿,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中山装,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
——这里勾勒的是一位修鞋匠的肖像,运用的是白描的手法。“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眼睛凹进眼眶”、“结实的牙齿”,简要传神的几十个字,写出这个长年在户外工作的修鞋匠的外貌特征,
尤其是“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这句既形象地表现出他的牙齿结实的特点,又勾起我们的想象,嘴里咬住鞋钉不是一位老鞋匠的惯常举动吗?这段话虽然还不是那样的细致丰满,却抓住了人物特征的关键之处,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显示出白描勾勒的妙处。
——白描手法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一种不设喻,少修辞,以“叙”代“描”的写法,它可以运用于文章内容、思想、情感表现的各个方面。
又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带着大眼镜。”
——在外貌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本质、灵魂。
(四)语文活动:猜猜我是谁?
1、学习本文“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出藤野先生出藤野先生外貌的白描手法,写出自己的外貌或典型性格特征。
2、教师收齐后打乱,再分发给同学,大家根据所写的特征推断这是哪位同学。
3、请几位同学交流,然后研究为什么猜(不)中的原因,明确写人必须抓住特征。
,《藤野先生》教案21tag: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