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朝花夕拾》导读与练习

《朝花夕拾》导读与练习

11-07 15:44:48   浏览次数:608  栏目: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朝花夕拾》导读与练习,
   5、 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六、精彩片段 
   精彩片段之一 《五猖会》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者,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有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及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省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那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赏析——文章对自己从“笑着跳着”到感觉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的心情变化写的很细致,蕴含着对封建教育不动声色的批判。我们也从文中看到,作者对其父亲没有一句谴责之词,只是流露出对长辈不能理解一位儿童真实心情的伤感于困惑。 
   精彩片段之二 《范爱农》 
   到初冬,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200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学,实在勤快得可以。 
   赏析——文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即对光复后的绍兴换汤不换药的描述。这其实已埋下了范爱农悲剧的伏笔。鲁迅对范爱农没有一句正面的赞扬,只是从他的神情“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从他的行动“实在勤快得可以”表现了革命后的范爱农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爱农心里产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鲁迅其后又用了很多笔墨写光复后绍兴的现实,其实就是在探讨造成他的朋友悲剧命运的原因。 
   第二部分《朝花夕拾》练习 
   一、 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鉴略 ),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 )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 敦巨埋儿 )、(老菜娱亲 )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 )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  
   9、 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_。(江南水师学堂)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 》篇。(《琐记》) 
   11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_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乌烟瘴气) 
   12 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____________。(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_________。(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__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弃医从文)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__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迎神赛会) 
   17鲁迅在《 》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藤野先生) 
   18 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____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无常)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二、 选择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D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朝花夕拾》导读与练习
《《朝花夕拾》导读与练习》相关文章

tag: 朝花夕拾  ,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