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目的:
1、了解口语交际的中考基本题型。
2、探究口语交际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复习重难点:
探究口语交际的解题方法规律
复习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同时在阶段目标中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中考口语交际的着眼点是“交际”,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综合实践之一,重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中考中所有的口语交际题,均与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相切近。
复习过程:
一、回顾知识点,整体把握。
“口语交际”部分在苏教版教材中共安排了12次讲解与训练,其中七年级上下册各3次,八年级上下册各3次。具体安排如下表:
序号
安排位置
要求或内容
1
七上二单元
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2
七上四单元
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3
七上六单元
婉转拒绝
4
七下一单元
做一回小记者
5
七下二单元
劝告
6
七下三单元
话须形象才动人
7
八上一单元
当一次主持人
8
八上三单元
一姿一容总关情
9
八上四单元
假如我是导游
10
八下一单元
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开话题
11
八下二单元
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
12
八下六单元
师生自行设计
二、解读中考说明,明确复习方向。
中山市中考“口语训练”题的设置通常依据本市统用教材――苏教版初中课本――的内容与要求。根据上表可知“口语训练”题的主要要求:1、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2、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3、说话要形象动人;4、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开话题;5、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解答口语交际题,要注意如下几个原则:①言之有“境”,根据特定的情景与语境采用得体的用语;②言之有“物”,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简洁;③言之有“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④言之有“节”,要符合试题的字数要求,简明作答,不要随意增加字数。解答口语交际题的一般程序是:看清题目——明确要求——抓住题眼——品读设置的情景或提供的材料——理解题意——依照要求——灵活答题。:
近年来中考口语交际题逐渐增加,主要有如下一些形式:1、学做记者,如2005年扬州市中考卷就有模仿记者采访市长与旅游局长的考题;2、婉转拒绝;3、适当劝告;4、当主持人;5、做导游;6参加辨论,等等。有时与漫画题、阅读题结合起来考查。中考对口语交际的考查,重在实践,重在交际,选择题逐渐淘汰,修改题比例不大,多以表述题为主。极少数省市将“听”也纳入考查范围,即听录音概括、筛选主要信息作答。
三、典型题例,示范解答,方法归纳,规律总结
例1、根据下面提供的的语言环境,回答后面的问题,说话人要符合人物的身份。(2003年四川中考题)
(1)中考临近了,小明却还在看电视。这时妈妈走过来,生气地说;“马上要中考了,你居然还在看电视?”
小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说,才可能不让妈妈生气?
小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烂丰富的色彩。”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么说?请你代他们回答。
小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不同场合、以不同身份说话的能力。第(1)题,小明的语气应是商量性的,要委婉,可围绕“调节”“休息”来说;第(2)题要参考例句(做到格式一致),要充分考虑小孩天真纯洁玩的特点,以及病人对健康的珍视。注意:不要脱离提供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和人物身份。
答案:(1)妈妈,你别生气,只看一会儿,让我休息休息。(2)参考:(小孩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有好多好多的玩具,(病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健康强壮的体魄。
方法归纳,规律总结:
1、紧扣主题;(审清题意,领会意图)
2、明确对象;(称呼得体,注意交际的对象)
3、切合情境;(注意场合,娱乐、工作、重大场合说不同的话)
4、符合身份;(符合说话人身份,如主持人、导游、领导等)
5、锤炼语言;(包装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例2、同学们即将毕业,班里准备举办毕业晚会,同学们一致推举你来当主持人。作为主持人,你应该先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那么,现在请你展现出来吧!表达不少于30字。(2004年青海省实验区中考题)
解析:此题创设了一个主持毕业晚会的语言情境,要求考生作为主持人通过开场白创造气氛,调动同学们积极参与,从而达到预期目的。展示内容这主要包括称呼语、说明晚会目的、内容、结束语等方面,符合题目要求,不少于30字。答案略。
方法归纳,规律总结:
(1)当主持人要有标志性的开幕词和结束语。例如:首先,开始,结束
(2)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善于发挥自己的语言个性
(3)善于准备“串联词”不拘泥于形式
(4)做观众忠实的“服务员”态度热情诚恳,用语亲切自然。
例3、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李明的邻居张阿姨因有急事要马上回南京,她让李明带口信,请她姐姐——李明的班主任张老师下午4点钟去幼儿园接她女儿慧慧。李明见到张老师后该怎么说?请将李明的话写在下面。
李明对老师说:。(不超过30个字)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转述的事件:“4点钟去幼儿园接慧慧”,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张阿姨是张阿姨的妹妹,这样才以有使转述无误。
答案:答案不惟一,如“张老师,您妹妹有事去南京了,她请您下午4点钟去接慧慧。”即可。
方法归纳,规律总结:
代人传话,口说似乎并不难,但用文字转述,要做到准确无误,就需要把握好转述的要求:第一,以谁的身份说话;第二,对谁说,怎么称呼;第三,谁要求受话人做什么事。
例4、根据下面的情境,按要求答题。
在一次大型的优秀歌手颁奖晚会上,一位知名的女歌手因不满评奖的结果,在台上扔话筒,拒绝演唱,引起全场哗然。请设想一下,下列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种场合会说出怎样的话。(河北荆州中考题)
(1)大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对观众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小朋友不解地问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歌迷对歌手这种表现失望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知名的老歌手气愤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这道题时,要抓住情境:“知名的女歌手因不满评奖的结果,在台上扔话筒,拒绝演唱”,然后要抓住题干中的“歉意”、“不解”、“失望”、“气愤”的说话语气,还要联系人物的身份、年龄,把握好这些,才能答得准确。这种提示性说话题,要注意根据具体的语言空间和特定的情境,根据题干要求设计人物语言。
,中考语文复习《口语交际》教案tag: 口语交际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教案,中考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