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
第一节 了解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是汉语表达最重要的辅助工具。汉字属形音义结合的表义文字。
表形――表义――表音?
一、汉字形体的特点
1.独体字和合体字
独体为“文”, 合体为“字”。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多寝也。”
2.笔划和笔顺
汉字从落笔到抬笔叫一“笔”或一“划”。
(1)基本笔划: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札”
六种说: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 )提 (/ )
(2)书写顺序:
先横后竖(丰) 先撇后捺(木) 先横后撇(厂)
右上点最后加(式) 主体横画最后写(女)
走之(辶)建之(廴)最后写(遵 建)
先上后下(忠) 先左后右(影) 先外后内(闷)
先里后封(囚) 先中间后两边(办)
下包上后写下(函) 左上包下要先写(赶)
3.偏旁和部首
(1)偏旁:组成汉字的两方,左为“偏”,右为“旁”。现在泛称合体字的一边为偏旁。(《辞源》)
(2)部首:按照字形结构,取其相同的部分,作为查字的依据,分部排列,这个相同的部分称为部首。(《辞海》)
二、汉字语音的特点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读出来就是一个音节,包括声、韵、调三部分,但有特例:
①一字双音节:
孬=不+好 甭=不+用 嘦=只+要
叵=不可(“可”字旋转180°)
②多字同音节:
义议意臆异亦奕亿忆艺毅翼抑谊疫役益溢缢逸邑裔译绎驿屹翌诣肄……
三、汉字的造字法――“六书”
1.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2.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3.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4.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5.转注者,建类一首,同义相受,考老是也。
6.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本有其字,废而不用,刑齐是也。)
四、汉字的三要素:音,形,义。
五、汉字形体的演变
1.甲骨文(殷商)
2.金文(周)
3.篆文(大篆小篆)(战国,秦)
4.隶书(汉代)――草书
5.楷书(魏晋)――行书
1-3:古文字;4、5:今文字。
第二节 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
汉字字形的辨别是每年高考必考项,此题只要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稍加总结一些规律就不难拿下。
一、考试说明的要求:
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在考题中为第2小题。从考点的表述来看,它同“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有相通之处,即:①考查范围是“现代汉字”,也就是说我们复习的范围应立足现代汉语常用常见的字的字形,至于古代汉语中较为生僻的字,在学习中借助工具书认识就可以了,高考中一般不会涉及;②考查的要求是“识记字形”,只要能分辨出正误、能把字写准确就可以了。至于错别字的形式、类型、出错的原因等只是我们识记时略有掌握就可以了,这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高考考试不会考查的。值得注意的是,错别字单独设题考查,一般均考查别字,错字考查的机率相对很少,几乎不在高考题中出现。
二、考察形式:
1.词语中的错别字 2.成语中的错别字 3.句子中的错别字
三、考察题型:
1.判断记语中有无错别字,或有几个
2.判断句子中有无错别字
3.在句子中填写正确的字(选填)
四、考察字形特点:
1.考察人们常用错的字:
装潢--璜 人情世故--事 家具-俱
川流不息--穿 股份制--分 立竿见影--杆
2.注重成语字形的考察:
近七八年的高考题都涉及到成语的字形。成语的形成和有其特定的夫规律,如不了解词义,而望文生义,往往会造成理解和书写的失误,因此,积累成语时一定要弄清本义,而不要望文生义。
例:不胫而走:胫,小腿;区分:径,小路。
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区分:屈,屈服。
五、弄清错别字的成因。(形似音近;形似音异、形异音同;)
1.因形近(似)影响造成错误。如把“诬陷”的“陷”误写成“谄媚”的“谄”。
2.因形旁混淆造成错误。如把“寒暄”(04年天津卷)误写成“寒喧”。
3.因声旁混淆造成错误。如把“修葺”“以德报怨”(04年重庆卷)误写成“修茸”“以德抱怨”。
4.因音义相近造成错误。如把“贡献”“省察”“鸠占鹊巢”误写成“供献”“省查”“鸠占雀巢”。
5.因音形义关系错杂造成错误。如“溶解”与“熔解”,“熔化”“融化”“溶化”的混用。
6.因简化不规范造成错误。如把“篮球”写成“兰球”,“停止”写成“仃止”。
7.意义相近而致别。 如“清澈见底”的“澈”别为“彻”;“浪费金钱”的“费”别为“废” ;“漠不关心”的“漠”别为“寞” 。
[练习5] 改正下列各短语中的错别字:
巧装打扮( 乔 ) 一口同声( 异 )
梳装穿戴( 妆 ) 歪风斜气( 邪 )
以上7种常见致错原因,平时须留神,考时须细心。
六、熟悉高考涉及的错别字类型。
在具体的考查过程中,命题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但我们的复习却可以有所侧重,据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精神,“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的复习范围可以逐步过渡到“以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颁发的《现代汉字常用字表》为主”,即:现代汉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根据对10余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在中对“字形”的考查我们不难发现,常见的考查类型一般为:
1.利用同音设置陷阱。
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些学生易于在音近字上造成误写。
①音同形异字。如“法制”与“法治”、“废话”与“费话”、“富有”与“赋有”、“供品”与“贡品”等的错用,由于读音相同,极易张冠李戴。另外,由于读音相同,极容易出现事实上的生造词语,如“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等。对考生来说,同音字的误记是做题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平时应重视。
②音同形近字。如“乌篷船”与“蓬荜生辉”的“篷、蓬”,“一张一弛”与“心驰神往”的“弛、驰”,“赔偿”与“品尝”的“偿、尝”等。
③音同义近字。这类字虽数量不多,然失误的可能性极大。读音、字形均相近的汉字,这在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如“水汽”(应为“水气”)、计日成功(“成”应为“程”)、出奇致胜(“致”应为“制”)、闲情逸志(致)就极具迷惑性。
,2017专题复习之字形教案之正确识记字形tag: , 高考复习辅导,高考复习辅导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复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