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诗词名句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冲刺2017诗词鉴赏之意境专题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冲刺2017诗词鉴赏之意境专题

03-06 16:56:48   浏览次数:476  栏目:高考诗词名句复习
标签:高考诗词名句复习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冲刺2017诗词鉴赏之意境专题,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冲刺09诗词鉴赏之意境专题

 [点击考点]

所谓“意境”,旧时诗论家也称“境界”,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正如王国维所说的:“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宋元戏曲史》)意境是诗的灵魂,诗的生命,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即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境”即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

常见的诗歌意境有:(!)雄奇阔大,如曹操的《观沧海》,写景雄奇壮美,抒情奔腾震荡;(2)苍凉悲壮,如李白的《关山月》,写景峻拔萧疏,抒情慷慨悲凉;(3)深邃沉郁,如杜甫的《登高》,沉郁顿挫,曲回郁结;(4)闲适淡泊,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寂幽趣,远尘避世;(5)凄婉幽伤,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哀伤凄冷,如泣如诉;(6)清新飘逸,如杨万里的《小池》,生动活泼,细致素雅。

[考题回放]

一、[2007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事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 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曲的对照理解,涉及对典故的判断和理解,对诗歌意境、主题和语言艺术的理解鉴赏能力。

[答案]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二、[2007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独坐(节选)(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解析]1)本题考查意象意境的分析,注意要求是“具体说明”。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2)本题考查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应抓住意象特征,分析创设的意境氛围。注意要求是“简要分析”。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的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

三、[2007四川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主题和诗眼的判断与理解。须抓住诗中的意象和凄清的意境及有关思乡语句来分析。

[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探究规律]

第一、      知人知时,初步感知意境

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文学主张、艺术风格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学潮流,有利于真正领悟一首诗歌深蕴的意境。所谓“知时论诗”,是说一切艺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诗歌无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宋朝中期社会富庶、俘靡,宋词多有婉约绮丽之象。所谓“知人论诗”,是说即使在相同的社会政治背景下,诗人因迥异的性情、志趣、家世和各自不同的生活际遇,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作品。如“李白之飘逸、贾岛之诡谲、稼轩之豪迈、淑真之凄清”。

第二、      研析诗题,敏锐捕捉意境

诗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研析诗题,能快捷捕捉诗的情调、情脉和情结,进而为结合全诗鉴赏意境作准备。(1)诗题暗示诗词的类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为思乡诗,王维的《过香积寺》是咏物诗;(2)诗题营造情感氛围,或点明时空,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夜”,或点明基调,如王昌龄的《闺怨》中的“怨”;(3)诗题暗示意境的结合方式,意境的结合方式有三:一是情由境生,如王昌龄的《闺怨》,因主人公久居深“闺”而生出“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怨”;二是移情入境,如杜甫的《春望》,题目不是因“春”而望,而是心有所“望”,即将自己的忧国之思与怀民之情移入春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三是物我交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雨知人意,人解物情,物我同构,契合无痕。

第三,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进而渐入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成为元曲中的绝唱。

[1] [2]  下一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冲刺2017诗词鉴赏之意境专题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冲刺2017诗词鉴赏之意境专题》相关文章

tag: 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  , 高考诗词名句复习,高考诗词名句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诗词名句复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