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诗词名句复习诗歌鉴赏——赏析名句 教案

诗歌鉴赏——赏析名句 教案

11-07 15:04:00   浏览次数:976  栏目:高考诗词名句复习
标签:高考诗词名句复习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诗歌鉴赏——赏析名句 教案,

赏析名句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鲍小军

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中名句的特点,熟悉赏析名句的方法技巧。

          2.能运用理论知识赏析初唐诗、盛唐诗中的名句。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时设计:第一课时“理论点击”

          第二课时“实践操作”和“课堂训练”

          第三课时“诗歌的表达技巧”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学生自读《阅读策略与实践》109——115页“理论点击”,熟悉赏析名句的角度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    教师归纳,结合初唐诗和盛唐诗举例,进一步明确赏析古诗名句的角度和技巧

1.推敲字词: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表色彩的词等。

(1)动词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点名朗读,介绍背景,学生描述诗意

  (这是诗人陷身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因忧乱伤春而写下的千古名篇。面对纷飞的战火,破碎的河山,诗人不禁忧心如焚,感慨万端。)

2.  分析主旨,找出关键词

3.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

4.  分析“溅”和“惊”的作用

颔联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溅”突出泪之突然,泪之恣肆,表明诗人感时之深;“惊”强调心情变化之迅速,表现恨别之切。(花本来并不能感时溅泪,鸟也难以领会人的离愁别恨,有这样感触的正是诗人自己,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岁月里,诗人几经罹难,饱受挫折,整日沉浸在凄苦之中。)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两个动词移情到自然风物上,寄托了诗人伤乱思家的强烈的情感。

(2)修饰语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  齐读,教师描述诗意(觅封侯)

2.  介绍王昌龄(“七绝圣手”,擅长描写宫闺女子细腻的心理和情感)

3.  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分析“忽”的妙用。

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 “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顾盼而闯入眼帘,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勾起了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她也许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忽”字生动地体现了这一变化,含蓄而细腻地描写出了少妇微妙的心理状态。

(3)叠词

声 声 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  听读,简介背景: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2.  具体分析首句的含义(秋日黄昏,窗外梧桐细雨,诗人酒入愁肠,回忆起往昔幸福时光,起身四处寻觅,可是周围空空荡荡,一片冷清,寂寞、悲凄之情油然而生。人物的情感由恍惚到寂寞再到悲伤三层递进)

3.  分析叠词的作用

  首句连下七组叠词,不仅创造了低徊哀婉的韵律美,而且充分表现了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切的心理状态,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寂落寞、悲    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4)表颜色的词

绝  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自由朗读,学生描述诗意:几棵葱翠的垂柳,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头顶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直指碧空。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还是经年不化的积雪。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泊着远方来的船只。

2.分析色彩词:诗人运用“黄”、“翠”、“白”“青”四个表示色彩的词语,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点线面有机结合,色彩鲜明而又和谐,画面清新活泼、生气蓬勃,表现了春天万类竞自由的美丽图景。

2.分析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定语移动等。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教师描述: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凄厉的鸣叫,从天际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满腹惆怅的游子听到,内心更悲切。云山,云雾缭绕,迷迷茫茫,落寞失意的游子穿过云山,更感到前路渺茫,黯然神伤。

投影:这里运用倒装手法,先写“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加深加强了游子忧愁怅惘的感受,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

3.解读意象:鲜明生动的意象、精致巧妙的组合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投影:天色已晚,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皎洁的月光穿过松林的缝隙,朦朦胧胧地撒下一地斑驳的碎银。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叮咚的流水声在山间回响,清晰而又缥缈。多么清幽明净的山林呀!这里选取了明月、青松、清泉、山石四个意象,本来平淡无奇,但组合到一起却创造了清新恬淡、幽美宁静的意境。

(2)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此诗选取了春日、春风、花草、春泥、燕子、沙洲、鸳鸯等意象,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

4.分析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匆匆离开大地,好像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用“浮云”比喻“游子意”,用“落日”比喻“故人情”,形象地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

5.把握主旨:细腻丰富的情感、引人深思的哲理、深刻邈远的意义、积极进步的思想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令后人深受启发。

二、参考“实践操作”第1题,完成“课堂训练”第二题中的第1小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被排挤出朝廷的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问,察访军情,后便留在节度使幕府为判官,此诗做于出使途中。这首诗描绘了出塞途中所见到的景色。五、六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誉称为“千古壮观”。

“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圆”写出落日的温暖苍凉。荒凉浩瀚的大沙漠中一道孤烟直冲云霄;横贯沙漠的黄河的上游的落日圆似车轮。“直”和“圆”准确描绘了沙漠的壮丽景象,创设了开阔雄浑的意境。


,诗歌鉴赏——赏析名句 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