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约翰华生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二、 本节课教学设计
① 设计理念: 考题引路,牛刀小试;
总结归纳,点拨升华;
精讲精练,练习反馈;
深化训练,拓展迁移。
② 教学依据:以诗引诗,以诗导诗,以诗练诗;教学方法以引导为主,多进行课堂练习;课前须准备大量古诗词练习题,题目要典型,难度适中。
③ 教学目标:掌握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技巧。
④ 教学重点及难点:从不同角度出发入手,多角度把握诗歌内容。
⑤ 教学过程:
典型例题导引
(1)、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结:以上两个高考题,第一首诗主要是考查了诗歌题材的把握,第二首宋词则是主要考查意象的理解,下面我们就先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一看有哪些规律可以把握。)
概括归纳方法
2、感悟总结:把握诗词思想感情的方法
(1)题材入手
请说出下列题材的诗词常表达何种思想感情。
思乡送别诗:
山水田园诗:
边塞诗:
咏史怀古诗:
咏物诗
羁旅行役诗:
(诗歌题材所寄寓表达的感情往往是比较固定的,像思乡送别诗一般表达一种愁绪,山水田园诗一般表达田园生活的闲适幽雅,边塞诗或表达征战沙场的高昂斗志,或表达戍守边疆的艰苦生活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思念等等。其实古诗词中意象的代表意义也是比较固定的,请看下面意象的指代意义。)
(2) 意象入手
说说下列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含有何种感情。
柳:
月:
杜鹃:
鹧鸪:
燕子、鸳鸯:
雁:
水:
花中四君子:
(以上我们分析了从诗歌的题材和意象入手来把握思想感情,下面的这两个角度同样可以帮助我们去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 关键字眼入手
(4) 作者、诗题、注释入手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可以从诗歌题材、意象、关键字意义及个别环节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下面就让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迁移训练”中的三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学生拓展练习
3、迁移训练
(1)判断下列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①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
②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身边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 )
③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 )
4.巩固提高
(1)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寥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作者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tag: 诗歌鉴赏 ,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