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语言是文章的衣饰”——学习写得有文采(人教版必修五“表达交流”部分,P103)
教学目标:把握三种常见的增加文采的方法,即巧用名句;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
教学重点:善用修辞。
教学难点: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讲课类型:多媒体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讨法。
教具、参考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1:
该页内容:某女影视明星照片两张。 (对比明显的)
黑屏→照片1(不化妆的):
“同学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估计很难猜出)
→点出该明星照片2进行对比(化妆上镜的):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吧?”
“其实,这个两张照片里的都是同一个人,只不过第二张化了妆而第一张没化妆而已。可见,一个人化了妆之后是不是漂亮了很多啊?我们写作文也是一样,有文采的文章就好像一个人化了妆一般,会显得光彩照人很多的,这节课呢,老师就教大家如何去给自己的文章化化妆。”
二、主要内容。
★ppt-2:
该页内容:“语言是文章的衣饰”——学习写得有文采(封页)
“同学们啊,你们写作文也写了许多年了,也知道什么是‘文采’了,那么如果要你们给自己文章增添文采,你们通常会用什么方法呢?”(老师利用学生思考的时间在黑板上板书标题)
(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好,看来大家的方法是五花八门,在这里老师就教大家三招吧。”
★ppt-3:
该页内容:第一招:移花接木
“相信大家都知道什么叫‘移花接木’了吧?那么在我们的写作中应该移些什么样的花来接我们的木呢?”(板书:“一、巧用名句。”)
★ppt-4:
该页内容:愁;1、“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2、“一只狗并不孤单,想一只狗才孤单!”——互联网。3、“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马克?吐温。(举例子说明)
屏幕首先出现一个大大的“愁”字:
“如果我们要在文章中表达一种‘愁’的感情,我们可以引用哪些名言名句呢?”(学生自由回答后“愁”字退出屏幕,点出句子1)
“如果要表达孤单的情绪呢?”(学生自由回答后点出句子2)
(点出句子3):
“这句话写得优美吗?我们通常在说明什么问题时会引用到呢?”(“宽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在写作中的‘采花’情况。”(点出学生作文中的句子)
★ppt-5:
该页内容:“盼望着,盼望着。秋风来了,中秋节刚刚走过。”——严海荣(学生作文中的句子)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句话很熟悉啊?出自哪里啊?这位同学用得好不好啊?”(待同学们讨论过后):
“首先我们要赞扬的是这位同学的想法是非常大胆的,这种做法是值得鼓励的,遗憾的是后半段用错了,花是移了过来了,木接得不好。”(然后找该生起来用探讨的方法进行详细点评)
“在写作中引用名言名句会给文章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呢?”
★ppt-6:
该页内容:作文中引用格言名句,就像一个人穿上了名贵华丽的衣服,光彩照人!增加文采。让人读后获得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共鸣。
★ppt-7:
该页内容:别人的→自己的(招式过渡)
“同学们啊,刚刚老师教给大家的第一招‘移花接木’不错吧?但那毕竟是别人的东西,一篇文章总不能都引用别人的句子吧?我们如何给属于自己的文章添加文采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招,在学第二招之前老师先给大家看一个例子——”
★ppt-8:
该页内容: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
“同学们知道这段话是谁写的吗?”(自由回答)
“这段话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呢?”(点名回答,可以学生从词语和句式上思考。)
★ppt-9:
该页内容:第二招:降龙十八掌
“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降龙十八掌虽然只有十八掌,但每一掌变化多端,我们的文章要想有文采,也要追求变化,突破平庸,写出我们的亮点,那么我们可以从词语和句式方面入手——”
“我们班的学生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同学们的精彩的句子。”
★ppt-10:
该页内容:词语生动、句式灵活;“走在大街上,周围孕含着国庆节的气氛。”——罗计勇。“上课时,不知不觉脑子又往外‘跑’,怎都抓不住。”——莫成兴。“未来我认为可能只是做成功的人难,做普通的人可能会容易些,但是我发现做普通人更难,做普通人不是说会说普通话或只会做饭就可能,它是要有能力、有知识、有文化,要做到这些已经不简单。”——梁伟业(学生例子)
tag: ,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