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的常见题型解析,
对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1.金属与酸发生反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2)这里的酸溶液不能是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硝酸等)
(3)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余金属则不能。
2.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2)参加反应的盐,必须能够形成溶液,也就是说,盐不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u和难溶于水的AgCl就不能发生反应,尽管铜的活动性强于银。
(3)如果某盐溶液中含有几种金属离子,向其中加入某一金属且加入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最先发生的反应,根据其规律,应认为金属和活动性最弱的那一种金属的阳离子最先发生反应。
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考查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但也是一个难点。现将中考化学中的有关考题加以整理,供同学参考。
一、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推断
例1(2008年恩施自治州)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
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丙>乙 B.丙>乙>甲 C. 甲>乙>丙 D . 丙>甲>乙
【解析】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CuSO
4溶液中,只有乙没有现象,说明乙的活动性最弱,甲、丙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丙的强,故选A
【解析】根据表中提供的实验结果可知:X、Y、Z、W四种金属中只有X、W能和盐酸发生反应,说明X、W的活动性分别比Y、Z的强;Y能和Z的硝酸盐反应,说明Y的活动性强于Z;X能和W的硝酸盐反应,说明X活动性强于W;所以选A
例2.(2008年咸宁市)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X、Y和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举出符合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三种常见金属(写化学式)
;并写出在Z表面有银析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1)X、Y两种金属中只有X能和盐酸发生反应,而Y不反应,说明X的活动性比Y的强;金属Z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Z的活动性比Y的强; .
(2)符合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三种常见金属有多种可能
答案:(1) X Z Y (2)Fe Cu Pt 或Zn Cu Hg(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Cu + 2gNO
3==Cu(NO
3)
2 + 2Ag
二、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验证
例3.(2008年黄石市)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
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
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
4、CuSO
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
4、CuSO
4溶液中 ( )
A. ①或④ B. ①或② C. ②或③ D. ③或④
【解析】要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必须利用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如果能反应,说明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要强,如果不能反应,说明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要弱。根据这一点,对上面各方案分析如下:
① Zn+FeSO
4=Fe+ZnSO
4,得到Zn的活动性强于Fe;Cu+ FeSO
4不反应,说明Fe的活动性强于Cu,从而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是Zn、Fe、Cu
② Cu+ ZnSO
4不反应,说明Zn的活动性强于Cu,Zn+ZnSO
4不反应,从提供的试剂来看,无法证明Fe和Zn的活动性,Cu和Fe的活动性
③ Zn+FeSO
4=Fe+ZnSO
4得到Zn的活动性强于Fe;Zn+ CuSO
4= ZnSO
4+ Cu,说明Zn的活动性强于Cu,无法证明Fe 和 Cu 的活动性
④ Fe +ZnSO
4不反应,说明Zn的活动性强于Fe ;Fe+CuSO
4=Cu+FeSO
4说明Fe的活动性强于Cu,从而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是Zn、Fe、Cu
综上分析可知,可行方案是 ①或④ ,故选A
例4.(2008年青岛市)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
(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_______(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
(2)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回答:
金属
铁
锰
与盐酸反应现象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结论
活动性铁__________(填“>”“<”)锰
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二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_____________的一边。
【解析】(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③金属的活动性关系最大。
(2)根据铁和锰分别与盐酸反应放出气泡速率快慢的现象可知铁的活动性“<”锰
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以外,还可以利用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如果能反应,说明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要强,如果不能反应,说明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要弱。因此比较这二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还可以选用:金属锰的薄片氯化亚铁
(3)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两条规律:①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酸溶液与足量金属反应,产生的H
2质量相等。当托盘天平左右两边烧杯中产生的H
2质量相等时,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盐酸②等质量的几种金属(化合价均为+2价)足量酸反应产生的H
2质量取决于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的H
2质量越多,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的H
2质量越小 。因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多,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铁的一边。
三
、对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推断[1] [2] [3] 下一页
,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的常见题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