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在研读第一段三个重点句时,采用了自读自悟,读悟结合的阅读方法。如,句一:“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教师是这样指导朗读的:哪个词语看出小鱼特别危险?特别可怜?你为小鱼担心、着急吗?能不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呢?句三:“用不了多久,浅水洼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教师又是这样指导朗读的:“用不了多久”会是多久?同学们,小鱼多可怜呀!火热的太阳马上就要升起,浅水洼里的水马上就要干了,等待着小鱼们的会是什么命运呢?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关心这些小鱼吧!
本案例在学习第一节时,先由学生自由读,体会小鱼的感受。再让学生看课件,结合具体情境再次体会小鱼的感受。然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落实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行为。通过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树立起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四、发挥评价功能,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独特个性的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的多元化的评价语言,可以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可以创造和谐愉悦的情绪,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激发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本案例中,对学生的朗读、答题,合作学习等,教师都运用了不少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教师的语言评价,变成了一种赏识,一种激励,一种人文关怀。即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更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