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研究课)
双庙小学 孟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自学生字“篱、径”,理解“疏疏、一径深、急走”等词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诵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掌握一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情感,并有感情的诵读诗文。
教学准备:课件、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介绍诗人
1、导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切都是那样生机勃勃,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小诗人,谁能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生自由背诵
今天,我们就学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课题)。
2、解题:自己读一读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师帮助学生解题
新市:湖南省攸县北。宿:住宿。
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师指导读诗题:宿/新市/徐公店
3、师:是谁住在了新市的徐公店里?(生:杨万里)
师板书:[宋]杨万里(出示课件)介绍杨万里
二、初读,感知古诗大意
1、故事入诗: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诗句,注意把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
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要有停顿。再指名读,齐读。
三、细读,理解诗意
1、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再自由读一读诗,说一说你的眼前浮现了哪些景物?你是从哪知道的?
生发言,师板书: 篱落 一径
树头花落
儿童 黄蝶
菜花
“小径”一处,师引导学生联系“远上寒山石径斜”来理解。
2、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细读诗句,填空:(课件出示)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树头
( )的花 ( )的儿童 ( )的蝴蝶( )的菜花
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1)出示前两句中的景物
生汇报,(师:从哪知道的?)
师相机完善板书:疏疏 深 未成阴
师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子尚未成荫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暮春时节的乡村画卷。我们能不能试着读出这种静态的美?
指导朗读,指名读、范读
(2)课件出示后两句的景物
学生填空、交流,板书:急走 追 飞入 无处寻
师:诗人用短短的14个字,就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动态的儿童捕蝶图,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两句?(愉快、高兴)
3、回读:有感情地读整首古诗。(指名读)(配乐)
四、品读,体验情感
1、师:读着诗句,我们就仿佛跟随诗人欣赏到了乡村的田园风光,谁愿意把欣赏到的美景完整地说给大家听。(指名说整首诗的意思。)
2、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美景?(播放动画课件)
3、如果你是诗人,看着这样春意盎然,诗情画意的一幕,你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师引导:对大自然的热爱,童趣的可爱。
4、让我们带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能背下来的同学可以背。
五、延伸,课外作业:
师:一首诗,既是一首歌,一幅画,也是一个故事。我们今天的作业就是可以把这首诗改编成一首歌唱出来,也可以创作一幅古诗配画,还可以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幻灯出示)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交流课)
4月21日,我在本校给三年级学生讲了《宿新市徐公店》一课,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以“读”为切入点,注重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和体会古诗意境。古诗教学的关键是领会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而“读”又是达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课时,有意让“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先是初读感知古诗大意,这样就扫清了文字障碍,接着再细读,理解古诗意思,然后是品读体验情感阶段,最后诵读,在音乐和动画的伴随下,引导学生把体会到的通过诵读表现出来,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可以说,学生是在读中入境,在读中生情,也是在读中赏文的。
二、巧妙的设计使学生轻松突破难点。如第三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在自读中想象诗中的景物,当学生找到景物后,再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找处作者在诗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如学生找到“篱落”,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样的“篱落”?学生找出“疏疏”的篱落,这样学生通过细读,很容易找到景物,并找到作者的描写,进而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当然,有优点就有不足,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同时,我没有让学生结合画面来理解,本来大屏幕上就准备了图片,但我并没有充分使用它,使它形同虚设,如果在学生理解不到时,指指画面时学生就能一下子明白了,这是教学的失误之一。还有,对于“树头花落未成阴”一句,学生理解并不到位,我想是由于学生对于古诗中所描绘的时间理解不清,我应该指出“暮春”时节是什么时候,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这一句了。此外,还有一些细小的问题,如配乐没到位,我的语言不够精炼等,这些都是我以后在教学中应避免的。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和反思(研究课)
tag: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