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原文地址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提示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很适于学生朗读、复述;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结尾点题,提示中心的写法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易于学生迁移运用,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教材的这些优势。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文的“给予”有一些类似的体验和经历,有不同程度的感受。同时,作为五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研究性阅读和感悟的能力。
[设计意图]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教学设计就力图体现这一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以情为主线,(感知——感受——探究——想象——感悟)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以读为根本,读悟结合,在悟中读,在读中悟。以“文中那些地方感动了你?”为研读专题,开展研究性阅读,采用板块式设计,从整体感知形成专题、深入研读、推理想象到拓展延伸,从整体入手(初步整体感受)──部分(抓住重点、难点、特点研读)──整体(感受和领悟写法、学法的升华),体现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程序。另外,通过研究性阅读这一载体,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个性,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推理——想象”等科学方法论的初步形成。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全文中心的句子的含义。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 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初读理解,初步感知
(一)揭题激趣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感人的故事——板书:《给予是快乐的》。
齐读课题。指名说“给予”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得到什么东西,往往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什么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那就让我们认真读课文,读了一遍就举手,带拼音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好的读书方法。(投影:读、思、圈、注)。
选择性检查:
1、读一句你觉得最难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2、读一句你觉得最重要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3、读一句你认为读得最棒的句子,好在哪?
4、读一句你不理解的句子,说说哪里不懂?
二、建立专题,感受“感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呀?(感人)
三、研读专题,探究“感人”
那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这故事的动人呢?请再读课文,用横线划出,用序号标出。划好地请先去读一读,体会它的动人。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汇报。(1、2、3……)
请自己选择一感人之处进行研究。
(自读理解—体会想象—交流体会—朗读展示)
展示交流,主要环节如下:(可随机点拨引导)
(1)第一次保罗错了。
A 说说感动的原因。(保罗原本以为小男孩会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却说:“希望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这令保罗惊讶,也令我感动,我感动小男孩,不是想着获取而是想着给予。板书:不是获取而是给予)
B 谁能把这一段话读好,把自己内心的震撼、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读;分角色读。)
C 过渡:保罗开始觉得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了,于是邀他乘车兜风。还有令你们感动的吗?
(2)第二次保罗又错了。
A 说说感动的原因。(保罗原本以为小男孩是想炫耀一下,但小男孩却是为了给他有残疾的弟弟一个希望,希望对于脚有残疾的人来说,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自如,来去自如,而小男孩要给弟弟买一辆新车,对弟弟来说这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足以看出小男孩对弟弟的关爱之情。)
师板书: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B 小男孩说的那一番充满爱心的话真让人感动,谁能念这一段话?
指名读、挑战读。
拓展:你觉得小男孩想向弟弟描述的新车是怎样的?
多么坚定的承诺,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会在多年后实现自己的梦想。你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
师:老师相信你们是一群充满爱心的好孩子,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3)保罗下了车,把弟弟抱进了车里……他们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说说感动的原因。
他们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说一说,读一读。
四、推理扩充,想象“感人”
看着车窗外的一切,车内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男孩、小弟弟或是保罗,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围成小组互相说一说。
展示,交流。
五、升华拓展,感悟“动人”
那确实是一个难忘夜晚,特殊的夜晚,在那里他们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让我们再来找一找他们快乐的原因吧!
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同学们,你们理解得非常精彩。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
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汇报,再谈感受。
1、出示名言。
给予永远比接受更快乐。——高尔基
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茨巴尔
只有努力去减少别人的苦难,你才会快乐。——芒 奇
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 -------弗罗姆
我们能尽情享受的,只是施与的快乐。——穆 克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个感人的故事吧,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2、今天我向大家推荐几篇相关的文章,课后我们来共同阅读体会。
推荐篇目:
1、《给,永远比拿愉快》------蒋风(中国)
2、《感恩之心》-----林润翰(中国)
3、《 乞 丐 》----- [俄] 屠格涅夫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这样难忘的一课,大家表现得非常出色。通过读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会不时地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也许它就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爱心……它也许是物质的,也许是精神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给予、奉献,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谢谢同学们,下课!
[板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
饶有兴趣
以为
吃惊 不是获得而是给予
又错了 给予是快乐的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案tag: 教学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