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校受河口小学校长沈国清之邀去他们学校学习。 到了这所学校听了两节课,一节是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文包诗,上课的年青女教师,素质很好,人也长得漂亮。黑板上画了一大幅送别画,垂柳依依,杏花朵朵,高楼耸立江边,诗人李白遥望江面……
课听完,激起了我的很多思考。
第一,关于“文包诗”究竟以诗为主,还是以文为主?
“文包诗”课文是苏教版教材的创举, 苏教版教材的这种新花样,确实有利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兴趣,且,将古诗的相关背景编写成课文,也有利学生对古诗的学习。
曾读到过周锋对于《文包诗》的解读,即通过悟诗,既要让学生感受古代语言的美,通过学文也要让学生欣赏现代语言之美。但我发现这次课堂主要任务是在感受现代语言之美了。
我以为,“文包诗”这种形式,首先是让学生明白古诗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曾有一个特定的情境,一些特定的人,一些特定的事,产生了一些特真的情。而不是诗人的无病呻吟。其次,文的补充,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借助情境进一步深入读懂古诗,感悟古诗的情境。诗仍是这篇文章的灵魂。脱离了古诗去学习文,肯定是因小失大了。对于古诗,套用一句俗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伤感的人读到这首诗,可能会泪水涟涟,好朋友远去了,以后想见是多么不易?豁达的人读起这首诗,也许会胸襟更加开阔,天下之大,长江之广,有什么不能想开的?还是把思念深埋心底吧。浪漫的人读到这首诗,也许会想到朋友将开创一片崭新的世界,从此天更高、水更阔、友情更深……这首诗给我们留下了多少想象的空间啊!
而苏教版所展示给我们的只是对这首诗的一种诠释,谁又能断定,李白和孟夫子分手时就是这一种情境而不是别样的情境呢?谁也不能确定吧?那么苏教版这样安排的目的何在?我想除了像朱锋所说,是为了让学生欣赏现代语言的魅力外,也许还让学生懂得,古诗的理解我们也可以像这篇文章的作者那样,展开丰富想象的翅膀,个性化地理解这首诗吧?并且还可以以这样的诗为例,让学生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来,改编古诗也未尝不可呀。
但无论如何,“文包诗”的教学,绝不能以文为主,而把诗束之高阁,或走马观花,那肯定严重违背了这种体裁安排的目的。
第二,对于教学生成资源的再利用。
这位教师在教学快要结束时,让学生在黑板上添画,学生添画了点点沙鸥,还有一只小帆船。我觉得这真是个好资源。
但添画过后,教师就问了一句,画得好吗?学生说好,就匆匆过去了。
我想任何学习活动的设计都应该有一个目标,这里添画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感受李对孟的深深眷恋之情。如果紧扣这只小帆船来提问:“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塞,书上也写白帆点点,你为何只画一只小船?”这样提问应该对学生有很大的触动,让他们再读古诗,势必能找到答案。
1、作者眼里只有孤帆远影;
2、孤帆远去,诗人唯见长江天际流。
可见,在诗人的眼里所有的景他都看不见,所有的船,他都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是友人孟夫子的一艘船。友人的船远去消失,而李白所见就唯有滚滚的长江水,此情此谊,何等深厚?让我也不由地想起一首现代歌:“你的一举一动,左右我的视线,你是我的诗篇,读你千篇也不厌倦。”孟浩然此时不就是李白的诗篇吗?李白除了读孟浩然,分别的时刻心中眼中还会容下谁?所以才会按捺不住,情不自禁吟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千古佳句。在这样的解读中让学生感受语言、体会语言、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写这首诗的情境,让学生使用语言,那是何等美妙的事呀?
这次听课还让我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课堂,我在平时的课堂中开展了哪些无意义的活动?哪些生成性资源我没有好好把握?我发现,我常常在做这些无意义的事,常常无缘无故地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不能换一种角度看学生的答案,所以也就常常把挺有意义的资源白白放弃了,可惜可惜!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原文地址
http://www.lyjy.net/blog/user1/wjx822/archives/2006/2006321191526.html
,关于文包诗的理解——听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感
tag: 黄鹤楼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