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的教学反思
《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地同敌
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文章篇幅长,故
事性强,语句含义深刻,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
我把第一课时目标定位为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可课文这么长,检查一次朗读情况就得花掉大
半结课时间;如果不检查朗读,学生是否会读便无从知晓。课前始终未能想出好的方法。
文章第一部分对话多,学生难以读好,有没有办法较快地让学生走进课文中去呢?课上我灵机一动,何
不来个范读?我一会儿是机智勇敢的小夜莺,一会儿是阴险狡猾的德国军官,一会儿又是作者,没想到
一下就把学生带入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周旋中去。而且学生很快地能说出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接着来
个趁热打铁,让学生读读自己最拿手的部分,跟老师比一比。因为是最拿手的,所以学生读起来很有信
心;因为是比赛,学生兴趣很浓。课文很快就检查完,而且学生还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范读以及学生有选择的朗读有效地解决了长文的初读检查问题。
《夜莺的歌声》的教学反思
《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
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一个机智、活泼、乖巧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纸上。文章以夜莺的歌
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掩卷沉思,那悦耳的歌声仍不绝于耳。课文的重点
一是要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二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针对课文特点,对第二课时的教学我做了如下设计:1、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2、品读课文,体会品
质 3、以读促悟,深化情感。
这是一节自主的课堂。在给每段加好小标题后,我的问题是:夜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划出有关句
子,在句子的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一时间,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只听到孩子们刷刷刷的写字声。
一会儿小手林立,大家发言的积极性极高:
我从“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看出
小夜莺很聪明机智,也很勇敢,他在变着法子骂敌人。
我从“夜莺穿着一件颜色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看出小夜莺善于隐蔽自己。我从“人呢?战争一开始…
…”夜莺说的话中,我读出了夜莺的机智,他在
敌人面前把敌人形象地说成了野兽,看出他对敌人的憎恨。
我有补充,他故意这样迷惑敌人,让敌人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这表现出了夜莺的随机
应变。
我从“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这些有趣的动作描写中,我看出了夜莺他故意装作
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麻痹敌人,让敌人不察觉,不起疑心,他的动作完全是一个孩子的行为。
我从“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我读懂了夜莺面对敌人的提问完全是乱套了,他答非所问,迷惑敌
人,让敌人相信自己确实是一个不懂事、顽皮的孩子。
……
孩子们围绕我提出的主导问题,深入课文进行细致地解读。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我注意尊重孩子的发
言,尊重孩子的理解,只要是有道理的,就赞同孩子的意见,孩子理解上有问题的或者理解还不够到位
的,我就进行深入引导,帮助孩子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最后,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夜莺与德国军官的对
话,以读促悟,深化情感。
,《夜莺的歌声》的教学反思
tag: 教学反思 歌声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