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学生对着板书自己说一说,再齐读这一段5.讲读第三段
①前面研究蝙蝠,这里怎么研究雷达呢?——哪句话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读句子)划记“相当于”这个词,具体地说说:雷达上的什么相当于蝙蝠的嘴?什么相当于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什么相当于蝙蝠的耳朵?结合板书提示,要求学生仿作下图:
②演示灯片,齐读这一段。注意最后一句“有了……就能……”表示雷达是使飞机安全飞行必须具备的条件。再读这句,体会意思。
6.总结:
①注意:最后一段哪句话回答了前面第2段的问题?把这两处地方合起来读一读。——由此点明课文的叙述顺序。(板书: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②根据课题,联系课文激发学生质疑:为什么写蝙蝠的多一些,写雷达的少一些?——以此弄清课文的详略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突出“启示”这个中心词。
③要求学生介绍:科学家还从哪些生物的身上得到过启示,制造了哪些现代化的机器设备?
④总之,仿生学还是一门新的科学,而科学的征途永无止境。只要你们勇于探索,坚持不懈,将来也一定能创造出更好的机器设备,为祖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我对你们寄予的希望。
7.课后作业
(1)在正确的句子后面划勾:
①蝙蝠夜间飞行,探路的工具不是眼睛,而是耳朵。 ( )
②蝙蝠夜间飞行,探路的工具不是眼睛和嘴,而是嘴和耳朵。 ( )
③蝙蝠夜间飞行,探路的工具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 ( )
④蝙蝠夜间飞行,探路的工具是嘴和耳朵。 ( )
(2)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有了……就能……无论……也……不是……而是
①( )天气怎么恶劣,( )动摇不了他的决心。
②这本书( )我的,( )他的。
③( )知识,我们( )为祖国建设出力。
附板书:
(注:此板书应与上述两板书划相同的花纹线。)
[评: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自觉地获得社会、自然、人体保健等知识,而且要在训练语言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常识性课文本身就担负着“了解自然、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多重任务。因此,在常识性课文的教学中,必须体现“科学常识”与“语文知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这样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同时,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我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意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以“质疑问难”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过程。为了突破“一问一答”的传统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我着重考虑如何将教师的提问转化为学生的质疑,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将他们的疑问巧妙地融入导读之中,达到以疑促读,理解课文的目的。
首先,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质疑——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我扣住这个贯穿全文的问题,将它作为主线串联讲读全过程。围绕主线,在讲读其他段落时,我还多次激发学生质疑。如:对飞机的安全夜航质疑,对课文记叙的详略质疑,尤其是在分析三次试验段落中,激发学生大胆质疑,引导他们对科学家如何得到启示这个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在每次质疑后,我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以“读读、划划、想想、议议”等方式研讨课文。这样,以疑促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教学的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句、段分析”突出语言基本功训练。
课文是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介绍科学常识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觉得应该抓住语言因素,通过对句、段的分析,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科学常识。
如第三自然段主要写蝙蝠夜间飞行很灵巧。我要求学生找出表现蝙蝠灵巧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看哪一句最能突出蝙蝠的灵巧?当学生提到“无论它怎么飞,也不会撞上什么东西”这句时,我进一步设问:“为什么这句最能突出蝙蝠飞行灵巧?”将“无论……也……”这个复句的句子关系渗透于学生的分析中,力求在词、句的分析中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
本课段落结构上具有鲜明的逻辑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点,我引导学生抓住第二段的“设问句”和第三段的“疑问句”分析课文怎样承上启下,巧妙过渡,从而体会以“设疑”连接上下文的结构方式。并在讲读下面段落时,我再用“设疑”的方式牵出段落间的线索,启发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去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由此揭示出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地理解课文结构上的逻辑性。
3.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写科学家试验的部分是重点。那么,如何根据这部分内容,把“严谨的试验,抽象的推理”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我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一种让学生充当科学家进行实验的情境。激发他们在游戏中去发现,在情趣中去探索。首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接着分组将实验的方法、结果、以及论证,依次向“院长”(老师)作出汇报,再由“检验组”进行质疑,各组答辩。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发展,让他们不但了解到科学家是怎样进行试验的,还领会到科学家为什么要这样试验,使学生更形象深入地理解课文重点内容。
tag: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