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继钢
前不久,我和我的学生们共同学习了《钓鱼的启示》一文。课文倒是学了,但我的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父亲教导孩子那句话一直深深印地在我的脑海中: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是呀,道德的确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十分困难。就拿我班上学生来说吧,他们都清楚地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但却不因事情是不能做的就不去做。他们缺少的正是实践的力量和勇气。如何给予他们这样的力量和勇气?靠监督、靠奖励、靠惩罚,还是靠恐吓、威胁……
面对这个问题,我感到了茫然,甚至感到教育的无力。文章中的男孩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好父亲。在他第一次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想违反规定之时,被父亲义正辞严地纠正了。我虽然“为人师表”,但比起孩子的父亲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因为我明白:假如那晚是我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钓鱼,假如我们在鲈鱼开钓前两个小时钓到那条肥美的大鲈鱼,我是不会放掉鲈鱼的。我也相信,我们大多数的中国家长是不会毅然把鲈鱼放进湖里。
我们经常告诫我们的学生,我们不能违反学校的规定,违反社会的公约,违反国家的法律。但我们试问自己又是怎么做的?我们能保证:每次横过公路时,我们都是从斑马线通过的?我们不敢保证:在没有垃圾桶的地方,我们也没有往地上扔过一点垃圾?我们能保证:在没有交警值班时,我们一次也没有闯过红灯……无形之中,我们教育了我们的孩子:只要没有人知道,我们可以去违反一些规定。
当今的孩子太聪明了,他们在我们家长的潜移默化中还举一反三地知道了怎么违反不容易被老师逮到,怎么违反不会接受严厉的惩罚,怎么违反可以嫁祸与他人而自己高枕无忧。可是他们唯一不知道的是,这样做下去会贻误我们的一生。
做为家长,做为教师,我们必须要身正为范,让孩子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从小就形成行得端,站得直,没有监督一样严格遵守所有规定的好人品。只有这样,在他们长大后才不会像现在一些犯罪分子因自己一时小耍聪明得逞最终却误入歧途,或像贪官污吏因一揽大权再加上缺少监督就胆大妄为最终锒铛入狱。
所以,教育——得从小抓起!
附课文:
那一年,我刚满11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随着父亲去新汉普斯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跳跃着并甩动尾巴,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由《钓鱼的启示》想到……
tag: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