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军---《月光曲》
作者:王利军
执教秦山中心小学王利军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 感受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以及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感悟同情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这节课咱们先来欣赏二位名人的语言,从他们的话中你感受到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
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贝多芬
一、对于贝多芬你有什么了解?
二、贝多芬是这么说的,他是不是这样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17、月光曲)(读题)
关于月光曲是如何谱成的,有一个流传至今已有180多年的传说,让我们先睹为快吧!打开课文用自己最饱满的热情读一读这美丽的传说,想一想,月光曲的谱成与一般的曲子的谱成有什么不同之处?
1、 有月光,在茅屋里
2、 即兴弹奏的,而不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 在短短的一个晚上就谱成了。
三、谱成月光曲的那个夜晚,是一个不寻常的夜晚,请同学们四人小组研读课文,想一想,那个夜晚对于盲姑娘和贝多芬分别有什么觉得意想不到的?
贝多芬:
1、小镇上的一所茅屋里竟然有人在弹他的曲子。
2、弹奏曲子的人是位盲姑娘,多么难能可贵,多么罕见。
3、盲姑娘从琴声中就能辨别出弹琴人是谁。
4、自己即兴弹奏的曲子是如此优美。
盲姑娘:著名的贝多芬会亲临茅屋为她弹奏曲子,而且一弹就是两首,真实大饱耳福。
四、举世闻名的音乐家竟会为一位素不相识的盲姑娘亲自弹奏曲子,真令人意想不到,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这么做的呢?在这之前,贝多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1、 划出兄妹俩的对话和贝多芬看到的情景。
2、 从兄妹俩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对话)
(一)“这首曲子多难弹啊……那有多好啊”
理解:
1、非常想弹好这首曲子.
2、渴望听到贝多芬的亲自演奏,也许做梦也在想。(你能读出她内心的期盼吗?)
3、 期盼美梦成真。
4、 因弹不好这首曲子很懊恼。
品读:“要是……那有多好啊!”这是盲姑娘内心深深的呼唤,用我们的朗读来祝愿盲姑娘能美梦成真。
(二)“是啊,可是……咱们有太穷”
1、 内心很愧疚,对不起妹妹。
2、 实在是太穷,连一张入场券都买不起,感到很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理解:
1、 妹妹很体谅哥哥,知道哥哥心里很难受。(多么善良,多么善解人意)
2、 “随便说说”这只是一句善意的谎言,盲姑娘是借此来安慰哥哥而已。
品读:谁来安慰一下哥哥?
1、与哥哥同样的的难过与无奈的读法。
2、带着微微一笑读可以吗?(试一试)这微微一笑,效果更好,不仅能抚慰哥哥无奈与愧疚的心而且能抹去一时的尴尬。
五、一场感人肺腑的交谈,怎么不叫人感慨万分呢,此时贝多芬早已按奈不住内心激动,他走进了茅屋看到了什么?(读)看到此情此景,贝多芬在想些什么呢?
这位姑娘竟是一位盲姑娘,只听别弹过几遍的曲子就能断断续续的弹出来了,真是了不起啊,她是这么的热爱音乐,渴望听到我的演奏,而且又这么懂事与善解人意,我应当为她弹一首曲子。(看来贝多芬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奏一曲是有感而发)
六、当盲姑娘尽情享受完这梦寐以求的一首后,她又是怎么说的呢?
“她激动地说:……”
1、 这份激动不是一般的激动,而是万分激动,你能读出盲姑娘的心声吗?(朗读指导)
2、 盲姑娘为何如此激动?(小组研读)
因为她从来没听到过如此娴熟,感情如此深刻的钢琴曲,(是被琴声所触动)
因为她从琴声中听出弹琴的人就是在她看来是高不可攀的贝多芬,心情异常的惊喜。
3、这种好事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简直不敢相信,也许盲姑娘早已控制不住内心的惊喜。“贝多芬”三个字会情不自禁的从她内心迸发出来,读。
七、面对异常激动的盲姑娘,贝多芬绝对不会无动于衷,他会想些什么?
tag: 月光 王利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