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第二节:
师:小树有了红红的太阳可以快乐成长,可是小女孩为什么要给小鸟画好吃的谷粒?
生:因为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所以要为小鸟画好吃的谷粒。
师:小鸟它在等待什么?
生:等待妈妈到遥远的地方给它找食回来。
师:你怎样理解“遥远”?
生1:遥远就是很远的地方。
生2:遥远就是用用眼睛看不到,也不能马上就回来的地方。
师:你能用“遥远”说一句话吗?
生:爸爸在遥远的上海工作。
师:那么鸟妈妈飞呀飞呀,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呢?
生1:会飞到树林里去。
生2:我纠正,树林还是有些近,应该会飞到山那边的田野里去。
师: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此刻,小鸟最需要什么?
生:好吃的谷粒……
师:当善良的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献上好吃的谷粒时,小鸟会怎样?
生1:小鸟不再哭泣。
生2:我补充,小鸟也许会说:“谢谢你,让我们不再饥饿。”
师:说一说你怎样把这小节诗读好?
(指导朗读:前两行语速比第一小节加快,形成一种关注下面事物的急切心情:“画许多好吃的谷粒”要出喜悦的心情。)
学生练习朗读,指读。
(从理解重点词语中,联系生活体会小鸟渴望关爱。从第一节教学生朗读,到本节中体会朗读,是学习朗读方法的递进,是学生学习朗读方法的过程。)
学习第三小节
师:小女孩除了对小树、小鸟的关爱之外,她心里最牵挂的是谁?
生:她的同学——西西
师:西西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西西的双腿不能活动,只能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师:小朋友,让我们想像一下。如果现在你的双腿不能活动,你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1:我想要喝水、吃饭都不能自己去,还得妈妈帮助我。
生2:我觉得他说得很好,我如果想去图书馆都去不了,只能呆在家里。
生3:我想去操场踢足球,但都不能实现。
……
师:说可怜的小西西啊!那么多不方便困扰着他。如果西西是你的好朋友,你想对西西说什么?(说话训练:我想对西西说“_________。”)
师:善良的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西西画了一双腿,让西西和我们一起_________。是呀!我们和小女孩一样真诚地关心西西,让我们把祝福送给西西,一起读一读第三小节。
(指导朗读:重读“马良的神笔”,强调下面的事情更重要:“画一双好腿”要语气沉重一些。)
(师生轮读,师一句,生一句)
(在换位交流中,学生走出文本,融入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渴望帮助、关爱的情感在不断的交流、校正、反馈中水到渠成。)
师:多么美好的三个愿望啊!你最喜欢哪一个愿望?快在小组里背一背!
(检查背诵,喜欢同一个愿望的站起来一起背诵,借助图片,加动作、表情背一背)
师:小女孩只有三个愿望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她还有很多愿望,从最后一节中的省略号可以知道。
师:你都认识省略号了,真厉害!告诉大家,你在哪儿见过它?
生:在童话故事书中;在电视上;再网上……
师:这六个小圆点组合在一起叫省略号,省略还有许多愿望没有写出来。
师: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小女孩的愿望一定能实现吗?所以小女孩说———假如。但是小女孩和我们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小节。
(指导朗读:由重到轻,语速由快到慢,给人造成悬念。学生练习朗读。)
师: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给谁画什么?请你说一说,用爱心卡片写一写,多写几个小节你也能成为小诗人。
假如
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____
画_______
反馈作业:
生1:凌水桥的地铁修建刚刚出现塌陷,很危险。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凌水桥画一条长长的地铁,让寒风中的叔叔不再辛苦。
生2: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汶川、玉树的小朋友画出漂亮的学校,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快乐学习!
生: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沙漠画出许多绿色的小树和清澈的小河,让沙漠消失,我们就不会受沙尘暴袭击。
……
(让学生走进生活,交流中体验关爱的意义)
师:多美好的愿望啊!同学们不但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还能善于关注时事,从课本走向生活!可是,同学们,小女孩和我们的愿望真的能实现吗?
生:不能!
师:所以这首小诗用:“假如”来作题目,假如就是假设,还没有实现的事情。虽然小女孩和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但这份爱心会不变!让我们再带着对美好愿望的向往之情重新齐读课题——假如!
小朋友们,爱永远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老师知道二年二班小朋友都是充满爱心的孩子。就像我们已经加入大连慈善总会的义工一样,虽然我们手中没有马良的神笔,但是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有关爱他人的愿望。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最为怡人之处在于情深意浓、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的产生缘自和谐的师生关系,缘自教师能够从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创设小树寒冷,小鸟饥饿,残疾儿童等多个熟知场景,与学生共同营造关爱无处不在的情感氛围。以“师情”激“生情”,以“语境”创“情境”。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境和谐统一。另外,在小组活动中,在交换角色中,在联系实际生活中,教师不间断地为学生提供不同展现自我的舞台,设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潜能,以满足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但回味本课中,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情感评价虽然有所关注,但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关注度仍有所欠缺。在立体结构下,即使是学生小小的成功,教师的评价也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那么学生之间的及时互评也可激发其学习动力,会让不同层面上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此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质量,明确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才是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点评:
很会“煽情”的黄老师,课堂上总是充满浓浓的“情”,以情促讲,以情促学。本节课,黄老师注重情境设计,先是通过在预习时和学生共同观看了《神笔马良》的动画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神笔的憧憬之情;其次,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和理解小作者对生活中有困难的动、植物的关爱之情;最后,课堂结尾部分通过设计问题:“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给谁画什么?”激发学生对他人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课堂中洋溢的“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情调以愉快为基调,为“立体结构”的课堂构建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课堂中黄老师还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体现了冷冉老先生在“立体结构”中的描述:“使每个学生都能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当中,都去思考,都有表现的机会,甚至都希望承担一点风险”。例如:学生在学习字词环节,黄老师设计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各小组选出了读文组长、识字组长、预习组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在学习活动中,后进生也有表现和活动的机会,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学有所得,增加了全班学生的学习活动总量,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点评:唐怡
,2017年秋学期《假如》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tag: 教学反思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