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案例有感
曾听过《坐井观天》的课堂教学,其中有这么一段:
……
师:小鸟和青蛙谁说的对?
甲生:小鸟说的对。
乙生:我不同意,我以为青蛙说的对。
丙生:小鸟和青蛙说的都对。
(此刻,众生哗然。听课的教师也不由得紧张起来)
文中小鸟和青蛙对“天有多大?”展开了争论。这段实录是学生的评判。在我们成人
看来,天的确无边无际,大的很,小鸟说的对。井底之蛙目光短浅,无疑是错的。在
这种情况下,老师怎么处理呢?请接着看:
(师也出乎意料,若有所思,停顿片刻后,即向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好。如果能把理由说出来那就更好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甲生:(信心十足)小鸟说的对,因为天确实大的很
乙生:(迫不及待)青蛙说的对,因为它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底那么大的天,它说的
是实话,也没错。
丙生:(按捺不住)小鸟和青蛙都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应该
都对。
师:(点头肯定)好!几位同学都说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感受,说的有道理。
此时,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
,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得以“燎原”。如果教师站在成人的角度抱定小鸟说的对的
观点用个人的主观意志限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当头一棒,势必会将学生的创新意识
“扼杀在摇篮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将因此而被彻底浇灭。我悬着的一颗心
放下了,暗暗给这个教师叫好,被他的匠心独运所折服。听课的教师也轻轻地吁了一
口气。
师:大家再想想,假如青蛙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大家讨论讨论,看
哪个小组想的好,说的棒。
(学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
在这一案例中学到了讲课老师的高明之举:他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
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学生毕竟是孩子,,有其独特
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而《坐井观天》又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记得一位学者曾
说过:学寓言就得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
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教师对童心童趣的激活足见其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在这位教师的感动下,我又仔细阅读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章节:“语文课
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
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珍视学
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此鼓舞启迪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课改主旨。
,《坐井观天》案例有感
tag: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