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招》案例反思
下街学校 杨会玉
案例: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这回你可以快速地读了。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生自由快速地读课文。)
生1:课文讲了几个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生2: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绝招的事。
师: 这些小朋友几次比绝招啊?
生: 两次
师:第一次三个小朋友分别表演了什么绝招啊?第二次呢?
生:第一次比绝招,三胖表演憋气,二福表演武术,小柱子表演倒立。第二次三胖还是表
憋气,二福表演单手倒立,小柱子表演了口算。
师:谁能用上“尴尬”和“羡慕”这两个词来把两次比绝招的内容串联起来说一说。
生1第一次比绝招,三胖表演憋气,二福表演武术,小柱子表演倒立觉得很尴尬,第二次三
胖还是表憋气,二福表演单手倒立,小柱子表演了口算。大家都很羡慕。
生2 第一次比绝招,三胖表演憋气,二福没有绝招,他很尴尬;第二次三胖还是表憋气,
二福表演单手倒立,小柱子表演了口算。大家都很羡慕他。
片断二:
师:小柱子蔫蔫地回家了,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6----11自然段,完成填空:
1、 小柱子刚回到家,看见奶奶正在包饺子,只见奶奶(),他非常佩服,就问奶奶()
,奶奶告诉他(),小柱子说起刚才比绝招的事,问奶奶(),奶奶说()。
2、听了奶奶的话,小柱子明白了()。于是,()。
反思: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学习的转折点,是各种能力飞速发展的“腾越期”。尤其是语言
概括能力。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如:请学生
分别说说两次比试绝招的过程中,三个小朋友分别表演了什么绝招时,请学生用上“尴尬”
和“羡慕”两个词语,把比绝招的内容串联起来,既精简了语言,又抓住了重点。又如:小
柱子回家以后,在与奶奶的对话中又大受启发,为了让学生理解重点,我就把6个自然段的内
容精简成几句话的填空,让学生在分析、概括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大意。
,《绝招》案例反思
tag: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