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如果你就是小钱的同学,和他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同学。你听到消息后的心情怎样呢?不用说,让你的朗读告诉我。
一生认真地读,投入而有激情。
师:如果你就是小钱的父母,为他担惊受怕、操碎了心的父母。你听到消息后的心情这样呢?不用说,让你的朗读告诉我。
学生真情投入,读得热泪盈眶。
师:现在我们对课题中的“生命桥”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谁愿意来谈谈?
生:是两岸同胞的爱心架起了生命桥。
生:是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才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所以叫生命桥。
生:是两岸的血脉亲情才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所以说是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说明:在角色转换中,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文本的含义。在深情地朗读中,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完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
▲ 课堂反思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课文,表现了两岸人民的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这一代的孩子,较难体会这种情感。为此,整堂课我始终不忘创设情境,注意情感渲染,一步一步迈向情感高潮,从而得到熏陶,得到启迪。
(一):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有专家指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第一位的。因此,在课文伊始,我出示挂图,同时配以抒情的歌曲,再加上教师深情的旁白,把孩子们都带入了情境,为进一步学习作好了情感的铺垫。
(二):平等对话,自主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惜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以读为本,突出感悟,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有所内化。让学生通过平等对话,自由表达读书感受,展示读书成果。由此,学生心中的骨肉亲情在悄然萌发。
(三):读 说 演促思,发散思维,升华情感
读、说、演结合,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情感之后,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学生在经历自我与他人的行为对比、体会手术危情和感受护送骨髓的辛劳之后,也真正体会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从而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完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
,搭建情感的阶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实录片断及反思tag: 教学 情感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