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一鹤《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 By: 晴空一鹤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一、教材难点思考:
1、亚里士多德的话与伽利略的“怀疑”是科学常识性的知识,学生比较难懂。但不易讲得太多,以免使课堂纠缠于常识之中。
2、 课文最后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得话也不是全都对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不完全相信别人、自己动手”这样的层面上,应该从文本中走出来,明白伽利略的试验不仅仅是为了证明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而是一种一丝不苟、坚持不懈、执着追求的科学研究者的态度。
二、教学设计:
(一)初读课文,认识人物
1、读课题,读音:着地。
2、读课文,读正确,流利,把生字词语划出来,同桌交流读音,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朗读:了解人物。
(1)课文介绍了两个伟大的人物,是——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
(2)读第一段,认识“伽利略”,
※ 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国家、身份”这么多内容,通过朗读来表达。
※ 给“寻常”找近义词:平常、普通,“不寻常”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特殊”)
※ 结合课外资料,了解“伽利略”。
(3)读第二段,了解“亚里士多德”:
※ 读正确,理解词语:
信奉:听说过老人家信奉什么吗?(佛教、基督教)人们是怎么信奉亚里士多德的?(朗读句子,感受。)
【课堂实录】
生:我外婆信奉佛,我常常看到我外婆带庙里去烧香拜佛。
师:你知道她去拜佛是为了什么吗?
生:求佛祖保佑子孙健康、幸福。
生:保佑大家平安。
生:我奶奶去拜佛,求佛祖让我姐姐能考上大学。
师:奶奶、外婆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她们觉得佛祖是能让她们实现这些美好的心愿的,对吗?那你们说说,奶奶外婆对佛祖,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崇敬的。
生:是敬仰。
生:很虔诚的。
师:说的好。怀着崇敬的、敬仰的、甚至是虔诚的,这就是信奉。课文讲谁信奉亚里士多德?人们是怎样的心情来说这句话的?
生:人们对亚里士多德就像信奉神佛一样,当别人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会非常愤怒的。(朗读: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生:在人们心中,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人类的真理。
(二)再读课文,整理思路:
1、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惟独伽利略提出了怀疑,仅仅是怀疑吗?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做了些什么?
3、整理思路:怀疑——试验——论证——公开。
(三)品读“怀疑”,感受“勇敢”:
1、读亚里士多德的话,从“研究科学的人”的角度去感受“不容更改”。
2、默读伽利略的思考,想想他思考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表述伽利略的思考过程。
【课堂实录】
师:在人们的心中,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不容更改的真理。所以,当亚里士多德说关于铁球下落的话时,人们会怎么看待的。我们来一次表演朗读,我就是亚里士多德,你们就是当时研究科学的人们。“两个铁球,一个……”
生:啊,人类的真理中又多了一条了。
生:这可是我们科学研究者应该信奉的真理啊。
生:这位哲学家多么伟大,他这句话是不可更改的。
师:对于这句话,伽利略,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么把两个铁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铁球慢,但是……
生:同样的事实却有自相矛盾的结论,这怎么可能呢?一定是亚里士多德的话有错误。
师: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们,你们听到伽利略的话,有什么想说的?
生:啊,你敢怀疑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的话,真是不自量力。
生:真是一个胆大妄为的青年。
生: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这这样一片责备声中,伽利略,你选择放弃吗?
生:不,我要继续研究下去,总会找到答案的。
生:不行,要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要坚持不懈。
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师:好!这才是研究者的态度!
(四)品读“试验”,感悟“坚持”:
1、朗读4、5、6段,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什么反应?
2、交流,朗读感受“反复试验”。
(1)“反复”:读句子,如果把反复改成“重复”,可以吗?为什么?
(2)“试验”和“实验”: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联系生活:平时你们到实验室里做的是实验还是试验?)
(3)伽利略反复做试验,每次做的都不同,可能有什么不同?(高度不同、球的质量不同……)
(4)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3、读“人们反应”,补白说话:
(1)当伽利略要公开试验的时候,人们又有什么反应?划出来,读好语气。你读出了人们对他的什么态度?
(2)想象补白:当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时候,人们都忍不住惊讶的呼喊起来,他们可能会说什么?用“有的……有的……有的……”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课堂实录】:
师:伽利略的试验终于有了结果,那就是——
生: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师:你认为这一结论中关键词是什么?
生:“不同重量”“同时落下”。
生:还有“同时着地”、“速度跟轻重无关”。
师:好,抓住这些关键词,我们就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再来读读。
生:(齐读)
师:这位年轻的教授准备把这一个结论公布于世,他决定做一次公开试验。让我们走进当时的一幕。先来看看试验前人们的态度。(分角色读)
生:“这个青年人真是……”
生:……
师: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当时人们的态度吗?
生:不屑一顾
生:讥笑嘲讽。
生:嗤之以鼻。
生:他们是来看笑话,来嘲笑的。
师:好。看谁能笑到最后。咱们来读读这次试验。
生:伽利略出现在……
师:曾经嘲笑的人们,此时会怎么想?怎么说?
生:天呐,结果怎样会是这样呢?难道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哲学家也会错吗?
生:看来,这位年轻人是正确的,是我们错怪他了。
生:真是不可思议,一定是这位年轻人做了什么手脚,才会出现这样的结论的。
师:是的,当时的人们还是持怀疑态度的。我们转变一下思路,看到这样的结论,对这位年轻人,人们又会怎样说?
生:我们得感谢这位年轻人呢,是他证明了这个事实。
生:这真是一位有作为的年轻人,竟然敢于怀疑哲学家的话,还会自己做试验。
生:看来,将来,又会有一位比亚里士多德更伟大的科学家诞生了。
,晴空一鹤《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tag: 课堂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