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泊船瓜洲》教学实录之一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之一

11-07 15:44:21   浏览次数:853  栏目: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之一,

 宁夏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 陈晓秋   
  师: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以前我们学了很多古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师板书诗题,生读题)
  师:诗的作者是谁呢?下面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诗,注意读准字音,可以读出声音。谁愿意来?
  指名读。
  师:全诗共28个字,有6个多音字,你都读对了,真了不起。读对字音对你理解古诗的意思很有好处。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下面老师要看看同学的自学能力,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可以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生自学)
  师:现在小组的同学一起来交流交流,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学的是最后两句,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又绿”是什么意思?是指春风吹绿了江南,家乡很美丽,他非常想家。
  师:从这两句你体会出什么?
  生:思念家乡的感情。
  师板书。
  生:我们学的是第一、二两句,体现了思乡情,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比作一水间,靠得很近,“瓜洲”和“南京”应该相隔很远,诗歌上说只有几座山。
  师:老师为你喝彩。瓜洲在哪里?
  生:在长江的北岸(师画简笔画)
  师:那京口在哪里?
  生:在长江的南岸。
  师:你怎么知道了京口和瓜洲在这个位置?
  生:从注释上看出来的。
  生:从图上看出。
  生:查资料找到的。
  生:从诗句中的“一水间”知道的。
  生:“泊船“是什么意思?是停船的意思。
  师板画小船
  师:那泊船瓜洲的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生答。
  师:理解了诗意只是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刚才同学们也感觉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找出表示思乡之情的字眼。好好品味。
  生:我找到的三个词和一个字,“一水间”,说明相隔近;“只隔”说明仅仅隔了几座山;还有“又”、“何时”。
  师:你找到了,能不能把他读出来?
  (生读)
  生:还有第三行诗的“又绿”,这也是表现了江南两岸的景色美,说明他想回到家乡。
  师:能不能把下面两句读出来?
  (生深情朗读)(一片掌声)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到这个“绿”,能不能把它换成其它字?
  生:吹,拂,碧,到,满。
  师:其实,王安石在写诗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些字,但他最后选择了“绿”,你们知道为什么?
  (学生讨论)
  生:因为“绿“最能表现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表现他爱家。
  生:表示家乡的美,有动感,有力量。
  生:春风一吹,把江南的景色变得春意盎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找资料。
  师:对,读书就应该从多方面吸取。
  (齐读)
  师:我们的家乡虽然不在江南,但一个“绿”字让我们感受到江南的风光。
  (放录像,欣赏江南美景)
  师:美吗?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传开了。通过王安石改字,你觉得我们可以向他学什么?
  生: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对字词的推敲实际上是我们小学生最应该学习的。我们进行读诗比赛,请同学们准备一下。
  生练读诗。
  师:读诗要把自己当成诗人,想像一下,把自己当成诗人。
  生:我会想:我的家乡是多么美。
  ……
  师:再一次请同学来读,我想应该读得更好了。
  (生再读)
  师:你读错了,下次不能再读错了。
  师:下面听老师来读一下(师范读,音乐起)
  师:谁来读一读,读得比老师还要好。
  (生读,配上音乐)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我们学第一首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下面我们来学习孟郊的《游子吟》。
  师:学这首诗我们自由组合进行学习,你们打算怎么学?
  生:表演,赏析。
  生:朗读。
  (生下座位小组学习)
  师:哪些好伙伴来?
  生:感情诵读。
  (小组同学读)
  生:这首诗写了母亲为出行的儿子缝衣服,把衣服缝得密密的。
  生:我们是把诗意串连起来,再表演。(生上台表演)
  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感情?
  生:报答诗人对慈母的爱。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把这种慈母情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思亲的古诗?
  生:我找到《静夜思》。
  生:我找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业:
  1、收集王安石和孟郊的诗,还有思乡思亲的诗
  2、写一篇散文《游子吟》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之一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