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嗌,同学们发现了吗?后面的几个标点和上面的是一样的。看,前面用了一个问号。谁来猜猜看,这个问号他也许表示什么?你说!
生:因为曹小三一开始是半信半疑师傅的粉刷本领。
师:她猜对了吗?好,你说!
生:他猜中了!
师:看来,你们两个“英雄所见略同,心有灵犀一点通”呀!好,看来,那我来猜,这个感叹号一定就是对师傅的一种惊叹。谁能用三个标点来表示他的心情?好,那位男同学,你来!越迟上来的人越有挑战,我们拭目以待,他会标什么?
生板演。
师:有意思!三个标点。你来说说看。
生:一开始是曹小三对师傅的敬佩,所以用感叹号。中间部分是对师傅的怀疑,怀疑师傅本领不高超,传说不是真的。最后师傅解释身上的白点,曹小三由怀疑师傅现在又变得佩服起来了。
师:看,这几个标点用得好,解读更棒!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标点,同学们的标点中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对师傅技艺高超的感叹。那段说出来了,第几段?
生:第五段。
师:第五段。好,赶快默读第五段,哪一个细节写得最精彩大家把它划下来。
生默读。
师:好,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的划出了这个句子。先自己读读练练。放出声音。
生读。
师:谁来扮演曹小三来读一读?好,请你这位曹小三。其他同学仔细的听,你听出了哪一个词在惊叹师傅的手艺呢?
生读(指名)。
师:听这位曹小三读,真是一种享受,你听出了哪一个词?你说!
生:我听出了“和着琴音”和“伴着鼓点”,就是让我感觉那个师傅刷墙的时候,那个每次刷子落到墙上的时候声音每一下都是非常好听的。
师:看来这声音还富有节奏。
生:我觉得他读的“天衣无缝”也很特别,因为那个他刷子李刷墙的时候,这个刷的一点缝隙都没有。这样叫天衣无缝。所以说,他那个就说明了刷子李的技术很高超。
师:一个“天衣无缝”读出一个“技艺高超”。你来。
生:我听出了一个“雪白”,他那个“雪白”读的,感觉刷子李刷出的墙壁非常的白,然后无暇的,然后屏障。
师:这时候这把刷子就像是一支画笔,画出来的房间如同升天一般。还有听出了哪个词?你说。
生:“只见刷子李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刷子李好像刷墙是一种享受,并不是一种任务。
师:你还用了一个词叫做享受。还有谁也圈出了“悠然”这个词语?谁来说说看?你来说吧!
生:好像是在做艺术创作,不像是在刷墙。
师:照你这么说这门技术就变成了艺术。对呀!这时候刷子李刷的可是屋顶,这是能让人悠闲起来的活吗?说说如果我们来刷会是什么感觉?
生:感觉那个浆马上就会掉到头上、地上一样的。
师:地上一样。你说。
生:好像就是有一种恐惧感,然后浆掉到自己身上,自己变成一个雪人一样。
师:恐惧。你说。
生:很枯燥。
师:对呀,而刷子李刷得却是如此“悠然”,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他很熟练。
师:娴熟。
生1:他的技术很高超。
生2:刷子李的高超技术到了极点。
师: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种娴熟,这种高超用一个词就叫悠然。就在这样的惊叹之中,难怪曹小三会在日记里发出这样的感叹:今天,我终于瞧见了师傅的拿手绝活,只见师傅的手臂
生: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的天衣无缝,这好比是打开了一道雪白的屏障。
师:此时,眼前的刷子李,还仅仅只是一位粉刷匠吗?他更像是一位
生1:艺术家。
生2:神仙。
生3:舞蹈家。
生4:创作家。
生5:音乐家。
师:对呀!而最让他感叹的还是 一起读
生: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师:我忍不住赞叹。
生:……?
师:对不起!我没听清楚。
生1:刷子李的技术真是巧夺天工啊!
生2:刷子李真不愧是我的师傅,技艺这么高超。
师:你说。
生1:我一定要跟师傅好好学粉刷的技术。
生2:看来,师傅的传说是真的。
生3:看来,我这师傅选对了,有真本事。
师:师傅真是名副其实!同学们说的这么多的赞叹,多化在了刚才你们写的几个感叹号上。同学们还利用了其他的几个标点。我们能不能浏览课文,把这几个标点读成以下的内容呢?自己同桌两个人试试看。
生浏览课文。
师:好!这回哪些曹小三来试试看?一个,还有一个。诶,好的。请这位同学,你来!从“搜索一遍”开始讲。
生: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有发现,我忍不住赞叹:师傅好厉害呀!后来竟然在师傅的裤子上发现一个小白点,我想:完了,师傅露馅了!突然,师傅对我说:“这只是不小心被烟烧到的。”我想:师傅果然这么厉害!果然这么厉害!一点白点都没有,身上一点白点都没有沾上!
师:唉!经这位曹小三娓娓道来,曹小三的心情变化的确就化在这个标点、这篇日记当中。还有谁来试试看?好的,请这位同学吧!你来!
生:搜索一遍,搜索一遍,竟然连一个,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有发现。我忍不住赞叹:哇塞!师傅真厉害呀!后来,竟然被我发现了一个白点。我想:难道师傅的本领有假?忽然,师傅笑着对我说:这只是刚才不小心被烟烧的。我想:师傅的本领真有这么厉害!
师:有意思!你看,一个白点引出了一段曲折有趣的故事!你看,居然未见一个白点。竟然又出现了一个白点。又忽然间揭穿了这个白点的秘密。看到这儿,你发现了冯骥才爷爷在写这个故事时候的一个窍门了吗?你来说!
生:嗯!写故事时他一波三折!
师:用了一个词——一波三折。你真是冯骥才爷爷的知音哪!谁来?
生:他会把故事尽量写得曲折一点。一会儿写的很高兴,一会儿又写的情绪有点落下去,一会儿又突然升高了。
师:起起伏伏。你可真有一双慧眼哪!你来!
生:冯骥才爷爷利用曹小三的心情变化衬托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师:哦!用了这样一种跌宕起伏的心情变化,把这个一波三折体会得淋漓尽致。你来!
生:我觉得在写作的时候用了凤头猪肠豹尾这种写法,开头像凤凰的头一样美丽,中间像猪肠一样富有故事情节、富有变化,然后结尾像豹尾一样很有力。
师:你刚才发现了富于变化,充满悬念。原来吸引我们阅读的,让人如此惊叹、一看再看的,全都是因为冯骥才爷爷这一波三折的写作密码呀!读到这儿,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刷子李的这些规矩,你知道了他为什么要立下这样的规矩呢?你能就其中的一条或几条来谈谈么?你来说!
生:我是第一条。因为他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觉得自己肯定能达到这个要求的。
师:你用了一个词——自信。这位男同学你来说。嗯。
生:……?
师:他为什么派头这么大?他一天只刷一间屋子的原因呢?
生:他技术非常好!
师:哦!是这样。还有谁有补充的?你来!
生:我想补充第二条,别人呢粉刷房子都是听雇主的,而他很有派头,都是雇主根据他的规矩来定的!
,单志明老师执教《刷子李》课堂实录tag: 课堂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