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各单元教材简说
第一组:走进西部
编写意图
(1)了解西部,热爱西部,立志建设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历史文化,昔日的繁荣辉煌,今日正在开发)。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4)了解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以及借物喻人的写法。
1.草原──美丽的西部
(1)感情朗读,培养语感,读出西部的景美和蒙汉人民的情深
(2)找出重点句,体会草原的景色美,蒙汉人民的情谊深,文章的语言美。
(3)了解景、事、情交融的写法。
(4)积累语言。
2.丝绸之路──昔日辉煌的西部
一读,抒情背景(教师可结合“资料袋”及教参“相关链接”作简单介绍),疏通文句。
二读,搞清讲了哪些主要内容(粗知大意)。
三读,结合课文,联系按集到资料谈感受。
3.白杨 (建设与奉献青春的西部)
初读理清线索,读读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读,抓住爸爸介绍白杨的话和课文末句等语句,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其中含着的意思,感受连疆建设者的奉献精神。又读,体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练习读出感情,摘抄语句。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正在开发的西部
(1)师生交流、老师简介有关西部大开发,特别是有关青藏铁路的情况(“感动中国”集体,可用示意图)。
(2)初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句,进行讨论。
(3)再读课文,了解学生的疑问,教师梳理后,逐一读文、讨论解决(制服冻土层──不怕恶劣天气──改变缺氧难题)。
(4)补充阅读,了解谈铁路新进展。
口语交际·习作一
口语交际:内容──策划一次活动;形式──讨论
(1)和谁手拉手?
(2)怎么联系?
(3)开展哪些活动?
──对象可以是远方的,也可以是邻近的;可以是乡村的,也可以是城镇的。
习作:写信──说出打算,提出活动的建议;
注意书信、信封的书写格式。
回顾·拓展一
交流平台(1)交流对西部的认认,激发对西部的热爱。
(2)交流学习《草原》这《白杨》在读写上的收获,鼓励尝试运用景、事、情交融以及借物喻人的写法。
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不求甚解。
趣味语文 读背《出塞》,体会由诗变成词的妙趣。
第二组:永远的童年
编写意图
(1)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更加珍惜童年生活,更好地享受童年生活。
(2)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
(3)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感受。
(4)丰富语言积累。
5.古诗词三首
(1)理解诗句,大体把握诗意,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与美好。
(2)学习利用注释,借且字词典,联系上下句,理解词句。
(3)读诗词,想画面,练习将诗词改写成短文。
(4)背诵课文,默写《牧童》,丰富语言积累,激发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本课是作者为《城南旧事》写的序,可以结合“资料袋”,可播放电影有关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读,交流知道课文都写了什么。而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梳理,知道都是围绕骆驼队写的,写了怎么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骆驼脖子上挂的铃铛,怎样想为骆驼剪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
再读,抓住重点句,体会字里行间传达的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领悟围绕对骆驼队的加快,表达真情实感的写法。
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朗读课文,准确表达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与怀念之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喜欢的部分,抄写喜欢的语句。
有条件的推荐学生读《城南旧事》,或观看同名电影。
7.祖父的园子
和《火烧去》一样,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要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阅读,由读懂写了什么,到读出“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自由、快乐、幸福,特别要毛出那心灵自由的快乐,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在交流的时候,可以交流读懂了什么,可以交流对词句的理解,可以交流是怎样有感情诵读的,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读读感受。有条件的,可以找来《呼兰河传》读一读。
8.童年的发现
这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夙的课文,探究、创新是时代精神的重要方面。这各创造精神从小就要培养。
要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发了什么──胚胎发育的过程;还要通过读书交流,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从而认识到,“我”童年时有这样的发现,是和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分不开的。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这样的精神由不知到知,由了解到羡慕、向往,激发学生向“我”学习。
作者语言幽默。要通过反复诵读,读出“我”对自己的发现感到的自豪,读出“我”对探究、发现的执着,读出被老师误解的那小小的愤懑。
课文中有一些语句值的深深体会,如,末句“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关。它讲出了科学发表过程的一些实际情况;它又以幽默和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误解自己这件事的看法。印象是说,谁让自己有如此重大发现呢!被轰出教室就不足为奇了。像这样的句子很值得找出来,引导学生谈谈各自的理解。
课文读熟了,“我”的发现以及“我”是怎样发现的搞清楚了,重点语句理解了,再来交流对作者的印象,这时谈比较容易讲到点子上。
9.儿童诗两首
这是作家高洪波写的两首儿童诗。作为略读课文,一要反复地读,直到读出点味道来;二要结合着一遍遍地读,穿插着谈谈读懂了哪些内容,自己有什么感受,觉得哪些诗句写的好等等。儿童是天生的故事大王、小诗人。在对儿童诗的特点领悟一二(如,有神奇的想象,语言清新活泼)之后,不妨鼓励学生尝试写首儿童诗。
口语交际·习作二
口语交际:内容──童年故事;形式──讲述与评议
要讲真事、趣事、难忘的事,说清楚,说具体,有感情。
习作:看 《小球门手》作文,也可以写童年趣事。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真情实感。
回顾·拓展二
交流平台:侧重交流怎样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可以帮助学生概括出几点来。如,要入情入境地读;要一边读,一边浮现画;要抓住重点句、段,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唤起相似的情感。
第三组:语言的艺术
编写意图
(1)本组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杨氏之子》对答巧妙;《晏子使楚》应答机智;剧本《半截蜡烛》和相声《打电话》更以语言见长。这样编排,就是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
(2)通过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体味不同风格的语言,了解不同体裁的表达方式。
(3)积累优美在语文,以不断丰富息的语言,并学习用得全的语言进行表达。
(4)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开展综合性学习,重点是搜集、积累、运用有特色的语言。
tag: 语文 , 人教版五年级教学建议,人教版五年级教学建议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教学语文建议 - 人教版五年级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