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2017年《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齐读)
【点评:教师很自然地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复习背诵,并教会孩子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师:还记得我们开头提到的问题吗?古代劳动人民在那荒蛮的时代,为什么会想像出这样的神话呢?
生1:也许他们的日子很苦,希望有个像盘古这样的大英雄来解救他们吧。
生2:也许他们常常想,天地是怎么有的呢?就想出这么个故事来了。
生3:可能他们发现山河日月都很像我们身体的一个部分,就觉得那一定是个巨人变的。
师:你们提出了有趣的设想,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去图书馆,或者上网找找“古代神话的由来”,你会有新的发现。此外,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天地诞生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找来读读,对比着研究研究。
【点评:与开头呼应,把问题的解决指向了课外,把更多的阅读放在了课外,把对比研读的方法伸向了课外】
【反思】
《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故事,也是一个人物故事。
因为它是一个以人物(盘古)为核心的故事,所以教师把对人物的认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来处理。其处理方法是: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第一个层次是想像人物形象,这是“表”,但通向“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穿透语言文字,在脑海中浮现生动画面,感知人物形象,这里在阅读实践中教给了学生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第二个层次是感悟人物精神,分三步完成:从“开天辟地”感悟盘古的勇武气魄,从“顶天立地”感悟盘古的鞠躬尽瘁精神,从“改天换地”感悟盘古的伟大奉献。如此渐进渐深,一个外有伟岸形象,内有伟大灵魂的大神盘古就从文本的阅读中呼之欲出了。一篇浅显的故事在课堂上讲得就很有分量。
同时,《开天辟地》也是一个神话故事。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神话故事的人文底蕴不适合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的开头、结尾适度地安排了设疑、猜想两个环节,达到朦胧感知,激发兴趣,开放探究空间的效果即止,“度”的把握是恰当的
上一页 [1] [2]
,2017年《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