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位本文精美的语言、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体悟枫叶的高尚品质,揭示枫叶的象征意义
4、理解文章托物言志、衬托、对比等表现手法
教具:多媒体
教法:赏析法、合作探究
课时:1课时
一、情境导入
1、 当一阵秋风吹过时,妈妈会提醒你天凉了,该加衣服了,于是你在时光逝去的同时,又感受到了亲情的美好,所以,秋天是一个感恩和成熟的季节。你心目中有个怎样的秋天呢?能用你积累的诗句为我们展示一下吗?
2、 看枫叶哪里最美?(北京香山、苏州寒山寺)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作者孟超一起去北京的香山去看看那里的枫叶。
3、 请生上黑板画一张枫叶。
二、整体感知
1、配乐生朗诵全文。
2、随堂解决生字词。
3、带着问题:本文寄予了作者的什么感情?(热爱、赞美)爱它什么? 说说看作者赞美枫叶的什么?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作者赞美枫叶,是因为 。”(这里引出枫叶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从全文看,枫叶有什么特征?(红得深浓、艳丽;耐得住风霜,无畏无惧)
三、合作探究
1、课文是赞美枫叶的,文章在第五小节却写到了“吃红萝卜”这是不是跑题?
(将萝卜与枫叶进行比较,从而衬托出枫叶红得直接,红得有气魄)
2、文章在第六小节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有什么用意?
(这里引出自己对《董西厢》警句的理解,强调枫叶能抗秋天的肃杀之气)
四、品味语言
孔子说:言之无文,则行之不远。美好的内容需要魅力的文字来承载,文章中的哪一句话或哪些词是你特别喜爱的呢?为什么?先推荐给你的同桌,并得到他的帮助润色后再推荐给我们大家。
请用这样的话来说:“我认为 写得好,因为 。”
(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好词、好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等)
五、体悟象征
文章仅赞美的是枫叶吗?(不,还有人)这是什么手法?(象征手法),说说本文借枫叶象征什么?(劳动者)这叫“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本文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采用了整齐的句子,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情色彩,运用象征手法,抓住枫叶的红得深浓、艳丽,能耐风霜,无畏无惧的特征,歌颂了新时代下在各个平凡的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勇于奉献的劳动者,抒发了对他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本段可以简明扼要地点出,无需累赘)
六、拓展提高
1、面对笑斗西风、敢于奉献、无惧风霜的枫叶,你想到了什么?(或你有什么话要对它说?)
(1、新中国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血铸中华)2、刘翔、邓亚萍等人的世界冠军,是用无数次的汗水和血换来的3、张海迪、海伦凯勒她们的成功,是无数次的超乎常人的毅力与顽强不屈获得的 4、徐虎、张云泉等普通劳动者是因为在自己的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而成就自己辉煌的人生。5、作为学生的我们,正值大好年华,也应该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抓住时机,发扬拼搏精神,因为爱拼才会赢。)
2、到这里我们来讨论一下, 如果要你给枫叶来画上色彩,该涂什么色彩呢?(欣赏多种色彩的枫叶:红、绿、黄、枯黄?)(红)为什么?(齐读)(红色象征着本文赞美的品质)
让我们一起倾听枫叶的心声。播放音乐《枫叶情》
七 、激情创写
这么火红的枫叶我们当然要去赞美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自然景物与枫叶具有类似的特征,值得我们赞美呢?文中找(第六小节东篱黄菊……)先齐读,再思考结合图片,任选一个来赞美它。请用这样的句式开头:我赞美____ ____,是因为__ ______,是因为 ,更因为_______ _。(轻放音乐)
(仿照例子:我赞美枫叶,是因为它红得深浓、艳丽,是因为它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红,红得有气魄,更因为它的耐得住风霜,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的无畏无惧的神采。)
写一段话,来赞美你心中的枫叶。(此为六、拓展)
(下面,我也写了一段小诗来送给枫叶,来礼赞它)
致枫叶
有风从枝头走过 曾经傲啸风霜
荡起几层枫叶 拉手红于二月天
明年的黄土飘落手中 今日单刀赴会
一部天书 忍把鲜血兼济苍生
几个零落的符号 行云流水逍遥天外
激情在此蒸腾 一颗热忱眷恋着母亲的恩泽
条条筋骨暴动 满地浪花涌动
几度春秋,几度坎坷
在那西风残照处微笑
八、老师寄语:
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像枫叶一样,克服困难,乐于奉献、敢于展示自我!
tag: 教学 , 综合教案资料,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