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咏物诗鉴赏与创作》教学实践报告
(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等说明)
网络时代,如何改进诗歌教学,这是笔者和许多同仁一直在思考与实践着的课题。为了将个人在教学探索过程中的一得之见和困惑展示给大家,笔者不嫌浅陋,立足高中阶段诗歌教学实践,对诗歌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时代必要性,操作合理性,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及美好前景四个层面进行初步地分析。并试图通过一种高效课堂的探索形式,将是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以有效促进每个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帮助语文教师发现或鉴别有效教学行为和低效甚至无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建立有效性教学的理念及其专业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以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每个环节的有效性,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最终探索出提升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构建教学不同阶段的有效教学行为的模式,从而大面积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实践过程
一枝一叶总关情
——咏物诗鉴赏与创作公开课教学实录
省句中 张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咏物诗歌的特点。
2.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咏物诗的写作特点。
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思路,和咏物诗歌的创作。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互动、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师:同学们,本课我们学习咏物诗鉴赏。据统计,全唐诗50000首,其中咏物诗达6000首,而陆游存留的8000首诗作中,咏梅诗竟然有160首。在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第一首便是《咏月》,可见要领略古典诗歌的魅力,最适合从咏物诗入手。
二、[初步感知]:
提问:什么是咏物诗?诗人笔下都会咏什么物?试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例子或身边的例子。(2分钟)
生一:咏,就是歌咏。咏物诗就是歌咏一种事物。比如,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二:还有,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生三:咏物诗里还会描写一些动物。比如骆宾王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小结】“很好。大家都用心去想了。不难看出,诗人笔下的咏物诗包含了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天地山川,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三、【合作探究】“那么,请想一想,作者在这一过程中会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小组讨论一下,给3分钟时间。”
生一:对景色的喜爱及向往。
生二:对景物精神的赞美。
生三: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价值观。
“大家做的很好,那么,这些所咏之物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关系吗?”异口同声:“一切景语皆情语。”“好的。那我们在鉴赏这类诗歌时理解情感就要先干什么?”
生一:找到歌咏的对象。
生二:对。还要找到物的特点。
“不错,什么样的词能体现物的特点?”
生一:形容词。
生二:动词和叠字叠词。
生三:表颜色的词。
生四:表颜色的词也是形容词,还有,副词。
“大家探讨得很激烈,那就给大家几首诗进行鉴赏,实际体悟一下诗中咏了何物?作者是用什么词表现其特点的?其中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同时请大家注意作者在这一过程中使用的表现手法。”
展示课堂探究题
分组讨论:展示小组讨论题目和要求(【合作探究】时间5分钟)
(题一1组和5组;题二2组和6组;题三3组和7组;题四4组和8组)
要求:
1.所咏之物:
2.特点:
3.表达的情感:
4.所用的手法:
“好了,来大家展示一下成果。”写在黑板上(时间5分钟)
互动、合作、探究
中间略
【小结】“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咏物诗常用什么表现手法。”
“我知道,托物言志,以物自况。”生十说。
“还有,有时是托物抒情,”
板书结论:咏物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以物自况或托物抒情
“回答诗歌表达了什么思想时应注意什么?”
“联系所写之景物的特点,结合手法分析。”生十一。
“好。”
板书结论:咏物诗的思想:手法+手法作用及分析诗句+情感主旨。
四、链接高考10年山东卷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交流(略)
五、创作尝试
师:中国第一本白话诗集叫什么?
生:《尝试集》,胡适的。
师:何谓“尝试”?我以为尝即品赏,试即仿写创作。读百首经典的诗歌,有时候不如自己写一首拙劣的诗作。以下我们来交流我们自己写的咏物诗。
创作交流与点评(10分钟)
蜡烛:站的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
锚:即使一生不露面,也会感到它的存在。
星星:不要以为是月亮的臣民,其实,它是太阳的伙伴。
火车:循规蹈矩往来频,不慕他乡景色新。脚下行程虽有定,怀中纳尽四方云。
【小结】师: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咏物诗的特点,学习了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更高境界,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叫做《尝试集》,尝是鉴赏,试是模仿创造。很希望同学多读读诗,并尝试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情感,感悟生活。
二、收获与体会
小板凳是需要打磨的
——我的有效课堂观摩课反思
句容市高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已经尘埃落定。
课前,领导谆谆告诫,要把咱省句中的两个百分之九十的高效课堂理念表现出来。我正色道,我准备把四个百分之九十上出来,除了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会顺利接受百分之九十的课堂内容之外,我会再表现出百分之九十的个人魅力和百分之九十的团队精神。实际上我心里是没有谱的,我上课一贯是野路子,不把高效课堂上成搞笑课堂就万幸了。
如今打完收工如释重负。当然活计还显粗糙,但这就是我的课,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公开课的打磨必不可少,但我是不爱预设太过的公开课的,须知越打磨越变形,离原生态越远。而且囿于个人水平所限,就像爱因斯坦的小板凳,这一个毕竟比前几个好一点嘛;就像红楼梦里晴雯说的:“补虽补了,到底不象,我也再不能了!”
,《一枝一叶总关情——咏物诗鉴赏与创作》公开课教学实录tag: , 综合教案资料,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