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综合教案资料《铁肩担道义》教案2

《铁肩担道义》教案2

11-07 14:58:54   浏览次数:760  栏目:综合教案资料
标签: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铁肩担道义》教案2,

4、本文写了李大钊同志哪些优秀品质?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

1、本文使用了李大钊自己的一些文章、被捕以后的自述以及当时的一些新闻报道等。请找出这些资料,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是怎样的一个人?

本文使用了以下一些资料:

(1)引用了李大钊在1920年写的《自然与人生》中对于生死问题的论述: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没有多大区别。”

(2)引用了《牺牲》中的段落:“人生的目的,-------------------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3)引用了《狱中自述》中的段落:“钊自束发受书,----------------则钊感且不尽矣!”

(4)引用了《北京档案史料》中的《李大钊狱中供词》:“他在两份供词(其中一份长达五千余字)中,----------第三国际共产党与黄色工团问题等等。”(教材12页)

5)引用了当时的报纸报道:“据当时的报纸报道,------------请将李大钊交法庭依法审讯。”“据《顺天时报》报道,-----------何为激励士心。”“此外----------汉口《民国日报》记者证实此要人就是蒋介石。”(教材13页------14页)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个超越生死、革命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大智大勇,富有崇高社会声望的人。

2、李大钊是怎样思考生死问题的?他的慷慨赴死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1)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2)他不赞成无畏的死,认为只有为了真理而死结和是人生的“佳境”,为革命而死能使精神达到崇高不朽的境界。

(3)要求勇敢地面对人生追求真理。

我们看到李大钊对于生死处之泰然,渴求生命超越的精神。他慷慨赴死体现了用真理化解生死,用精神赢得不朽的崇高革命境界。

3、文中说,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从李大钊对亲人的这些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气概,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认识。虽然最后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李大钊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传记里提到他“静静的看了看她们”,在镇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相信他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镇定与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

4、本文写了李大钊同志哪些优秀品质?

文章主要是通过李大钊同志最后时期的言论和行动的讲述。

(1)临危不惧。他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坚守战斗岗位;

(2)忠于革命。他身陷囹圄,仍关心着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安全,把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

(3)视死如归。在敌人的监狱里、法庭上和绞架下,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后从容就义,为党献身;

(4)大智大勇。他与敌人的斗争中,充分反映了他坚定的革命原则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5)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青年,他表示自己愿意“负其全责”,要敌人对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体现了一个革命者舍己救人,一心为革命的高贵品质。

二、剖析难点:

1、如何把握文中长句的含义?

明确:长句是指字比较多,结构成分比较复杂的句子。它有三个特点:一是修饰语用得多;二是并列成分用得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腻,语意贯通。

本文开头第一个句子就是一个长句,要理解此句含义,需从以下入手。

首先,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干,找出陈述对象。它有两个主语分别是: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北京分会暨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和美、英、日等8个《辛丑条约》关系国公使,然后再找出各自发出的动作,分别为:联络组织请愿,国民大会和示威游行运动、提出最后通牒,至此整个句意较为明确了,再按时间先后顺序,先有公使行为后有北京分会、市党部行为。

2、本文是一篇评传,作者不仅叙述了传主从容就义的始末,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评议。请找出文章中作者评议性的文字,谈谈这些文字的作用。

明确:课文里评议性的文字有:

第11、12、15、17、18、19这六个较为集中的自然段。(朗读这些段落,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些评议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的阐释,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这些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传主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点睛作用。

 

三、课外作业:请同学们课后为李大钊同志写一幅挽联。

参考:

道义铁肩独承起;

文章妙手巧著成。


上一页  [1] [2] 

,《铁肩担道义》教案2
《《铁肩担道义》教案2》相关文章

tag: , 综合教案资料,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