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羚羊木雕》导学案7

《羚羊木雕》导学案7

11-07 15:17:53   浏览次数:247  栏目: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羚羊木雕》导学案7,

(1)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怦怦”一词用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2)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加点词有什么作用?)

(3)“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4)“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学生体味、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组(1)中用“突然”一词,一开头就渲染出紧张的气氛,见出妈妈的惊慌,“我”的惊吓。(2)句中“紧紧”表现妈妈追查的神态。(3)句用“坚定”表示出妈妈说话的语气和固执生硬的态度。

第二组(1)中“怦怦”是拟声词,形容心跳。被逼无奈,“我”受到的惊吓的心理、动作、语言在各句中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我”的真诚无私。
第四课时
6.思考:通过写妈妈的逼迫、追查,表现了她的态度,显示了文中的“我”的妈妈是怎样一个形象?(提示:外在的形象是指人物的神情面貌,内在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妈妈神情面貌——咄咄逼人。再三强调羚羊木雕的贵重,其实这是用这个砝码去衡量孩子的情感在大人心目中的分量。在父母心目中,孩子的情感并无分量。性格特征——只知羚羊贵重,不知友情珍贵,即重财轻义。

7.从爸爸“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以及谈话内容看他的态度是否与妈妈相同,可以看出爸爸不同于妈妈的个性是什么?

奶奶的话是对“我”父母逼迫要回木雕粗暴做法的批评。奶奶懂得尊重孩子的情感和友情,是明事理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静静地”写点烟的姿态,“慢慢地”表示说话的速度,和“很平静”的声音配合起来看其态度实质是相同的;至于个性却有所不同:妈妈严厉,爸爸冷酷。

8.奶奶很简省的一句“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明确:,但力量有限,又左右为难。

练习反馈:

根据课文提炼信息做答。

1、万芳先前的“突然不见”与选文的“突然出现”,暗示了她的               变化,由 

                而变成                 。

2、找出文中描写月光的词语             ,其作用是                               。  

3、对“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这件事主要怪我,但万芳也有责任。

B、因为爸爸妈妈以前没有给我讲清楚羚羊木雕的贵重,所以这是他们的责任。

C、我反悔应该怪我,但是父母只知羚羊贵重,不知情义无价,逼我这样做,所以更应该怪父母。

D、这件事主要怪万芳,但我也有责任。

4、课内语段精读,回答问题。

从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

(1)从记叙的顺序看,这几段文字在全文中属于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

(2)“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一句中的“跳”能否改为“站”,为什么?

(3)从以上片断中,你觉得万芳是一个怎样的人?

(4)你觉得“我”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将木雕送给万芳对不对,请说说你的理由。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发言次数:      

书写情况:       

不过关的知识:


上一页  [1] [2] [3] [4] 

,《羚羊木雕》导学案7
《《羚羊木雕》导学案7》相关文章

tag: 羚羊木雕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