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中秋佳节,人们在赏月的同时,又会怀念远方的亲朋好友,送上美好的祝福。请你也给远方的编写两个祝福短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连接】
1.探究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其说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
拜月说: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
嫦娥说: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嫦娥便返回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驱除鞑虏说:有人认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 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⑴根据上述内容,概况一下关于中秋节来历的说法中寄托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借助网络媒体和报刊,查找一下关于中秋的来历还有哪些说法?请写出一个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一、课内知识理解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树栖________鸦 宫阙________ 低绮________户
不shèng________寒 qióng________楼 chán________娟
2.理解加点词语。
⑴中庭_______ ⑵欢饮达旦 _______ ⑶把酒问青天_______ ⑷弄清影_______
3.默写填空:
⑴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一诗,简要回答:
⑴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歌讲究炼字。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不同凡响改为“在”字,你看如何?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简要回答:
⑴你觉得诗人把思念说成是圆的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人在这首诗中除了表达中秋节对亲人的思念之外,你还读出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用“/”标出下列词句的朗读节奏。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⑵这首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首词虽有伤感情调,但并不令人感到压抑,词人的豁达胸襟处处可见。下面摘抄的一些名句,能表现这一特点的是( )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本课三首诗词都是抒发诗人月夜思人的情怀。你也看过皎洁的明月,沐浴过银白色的月光,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说一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训练
半个中秋
张 娟
几场小雨过后,酷暑难熬的时节已渐渐被阵阵凉爽的秋风替代了。早晚渐觉凉意袭人,季节变换,预示着又一个秋天已来临。天空日渐高朗澄澈,一轮圆圆的月亮张开饱满的笑脸……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了。
仰视日渐丰满的中秋圆月,孩童时的点点思绪袭上心头。小时候最有盼头的是过年有新衣服,中秋有月饼。那时的月饼品种单一却很好吃,不知道是经济差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还是别的原因,至今还是怀念能在中秋尝到一两块月饼。记得小时候买食品需要凭粮票,月饼也不例外。每年母亲都会拉着我一同去,只有那年的中秋在我的记忆里挥散不去。
那年中秋节下小雨,母亲留我在家等候,独自打伞买月饼去了。我搬着小板凳坐在屋檐下盼雨停,希望妈妈能早点回来。可雨停了,月亮已经从云层中露出笑脸,母亲却迟迟不归。当熟悉的脚步声在山墙头渐渐近了,是妈妈回来了,我冲了出去。令人疑惑的是母亲两手空空,她拉着我进房子,把我抱在怀里说,“妞妞,妈妈和你说件事情,你不许哭鼻子,今天买月饼的人多,等轮到妈妈,就剩下一块了,你知道娇娇的姥姥嘛,快八十岁了,这几天病重了,她家人都忙着照顾她,没有时间买月饼,我回来的路上看见娇娇哭着问她妈妈要月饼,我就把咱家的月饼给娇娇了。妞妞,不要难过。你想想,你上下学都是娇娇的爸爸骑车接送你们,你坐在前面,娇娇坐在后面……”
“妈妈,是不是今年没有月饼吃了,我想吃月饼”,委屈的眼泪已经爬上我的脸颊。母亲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纸包,拨开后是半块月饼,“这是娇娇的妈妈硬是掰了半块给我家的馋猫”,母亲刮着我的鼻子,我破涕而笑。母亲仅是嘴唇碰了碰月饼,剩下都是我的。对于小孩子来说,一块月饼就是一个中秋,而那半块月饼,是母亲用慈爱的心为我和娇娇拼凑了一个中秋节。我吃的半块月饼没有以往的香酥,因为母亲没有吃上月饼。
虽然已过了近二十个中秋节,但我却难以忘怀对已逝岁月的回忆。然而,童年的那种对月饼的渴望与期盼,却永远深留在我的心中。
选自《石河子广播电视报》
1.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至今还是怀念能在中秋尝到一两块月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时候特别爱吃月饼的“我”,为什么感觉那半块月饼没有以往的香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童年的那种对月饼的渴望与期盼,却永远深留在我的心中”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案+练习tag: 诗词 水调歌头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