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梦溪笔谈二则《梵天寺木塔》《以虫治虫》导学案2(含答案)

梦溪笔谈二则《梵天寺木塔》《以虫治虫》导学案2(含答案)

11-07 15:05:58   浏览次数:469  栏目: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梦溪笔谈二则《梵天寺木塔》《以虫治虫》导学案2(含答案),

1.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

2.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害虫天敌的出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产,保护了生态环境。

3.动物中还有哪些天敌,学生比赛发言。

例如:猫——鼠        青蛙——害虫

4、那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现代农业的看法。

要点:粮食增产,农药的使用对人体有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提倡绿色农业。

5.出示幻灯片,检测重点词句的解释。

(1)方为秋田之害。

(2)其喙有钳。

(3)如途中狗蝎。

(4)千万蔽地。

(5)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6)土人谓之"傍不肯"。

(7)则以钳搏之。

(8)悉为两段

6.小结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分类积累文言词汇。

2.预习《梵天寺木塔》。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1、《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本文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说明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二、检查预习

1.听写字词(包括第一则)

2.朗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记下疑难词句。

重点句子翻译(学生口述)(

 1、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3、人皆伏其精练。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4、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参考译文:

钱氏王朝统治浙东浙西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四、小组提问,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可有教师进行点拨。

(1)、  重点实词   

方:才。

级:层。

患:担忧。

云:说。

布:铺排。

故如此:所以这样。故,所以。如此,这样,指木塔不稳定。

乃:顺接连词,当“于是,便”讲。

以:介词,用。

而:转折连词,当“但是”讲。

初:从前,当初。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密:暗中,秘密地。

使:派。

其:他的,指匠师的。

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贻:赠给。贻以金钗:即以金钗贻(之),用金钗送给她。以,用,把。金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

问:询问,打听。

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因:原因。

此:这,指解决塔动问题。

易:容易。

耳:语气词,可不译。

但:只。

讫:终了,完毕。

实:使坚实。

钉之:钉木板。钉,用为动词,意思是用钉子钉。之,指木板。

如;遵照。

其:他的,指喻皓的。

言:话,言论,指上面喻皓讲的一番话。

遂:于是,就。

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

弥束:更加紧密相束。

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

相:互相。

联:连接。

如:像。 

履(旧):走,踩踏。

其:那。

持:支撑。

自:自然,当然。

伏:通“服”,佩服。

其:他,指喻皓。

精练:高明。

(2)、  通假字   

人皆伏其精练(伏,通“服”,佩服)

(3)、  词类活用    

       a患其塔动(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担心。)

b便实钉之(实:使动用法,使坚实。钉:名词做动词,用钉子钉。)

       c人履其板(履:名词用作动词,走,踩踏。)

(4)、一词多义

        A.如土中狗蝎:                              A.乃以瓦布之:

如     B.六幕相联如胠箧:               以      B.岁以大穰:

C.匠师如其言:                               C. 贻以金钗:

钉    A.便实钉之:                              A.方为秋田之害

       B.钉板上下弥束                    方    B.方两三级:                 

                                          

       方为秋田之害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塔动之因                                        患其塔动

         则以钳搏之                        其          匠师如其言

之      土人谓之“傍不肯”                           其喙有钳

         钱帅登之                                        其虫旧曾有之

 便实钉之

 (5)、古今异义    

①但逐层布板讫(但:只。今常用于转折连词)

②盖钉板上下弥束(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今常用于“盖房”“锅盖”等义)

③人皆伏其精练(精练:精熟、高明。今常用于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梦溪笔谈二则《梵天寺木塔》《以虫治虫》导学案2(含答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