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推行“三证”(即机手合格证、机具检验证、供油证)供油制度,阻塞了油料漏洞。
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序》)。
2、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在句末标点后面;它的内部可用标点,句末标点可用可不用,要用时要标在括号内。
如:“吸翠霞而夭妖”出自晋代郭璞的《江赋》(见《文选》卷十二)。
七、书名号的使用
1、表示书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报刊、歌曲、电影剧作等。
2、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
如: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3、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
如:1933年到1934年间,
4、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如:《读〈石钟山记〉有感》 《〈中国工人〉发刊词》
5、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曲牌名与题目连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
如:《荀子•劝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
八、省略号的使用
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如: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要删去省略号)
2、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同省略。
如: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逗号应省略)
九、标点符号的位置
1)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这七种点号在书写时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
2)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并占一个字格。这三种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3)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它们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散使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占一格,后行开头占一格的情况。
4)间隔号和连接号均放在被间隔或连接的字词中间,书写时占一个字格。连接号在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的位置,而在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标志运行起迄点时,占两个字格。
5)着重号放在文字的下边,不单独占格。
典型例题透视
1. 例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到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
B.“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我们的传媒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他顿了顿,接着说:“更应该清楚自身的社会责任,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C.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答案:A。透视:这是一道选择题,要求考生选出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试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B项“接着说”后面的冒号应为逗号;C项中的顿号连用导致并列关系层次不明,“洛杉矶”“东京”“巴黎”“伦敦”后应为逗号;D项中省略号与“等”重复使用,应去掉一个。正确选项为A。
2.选出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欲望太多,反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薄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呢?
B.大树南面见阳光多,枝叶就长得茂盛;北面见阳光少,枝叶也就稀少。
C.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名将等。
D.一位文学家说:“得意时,应准备一条退路;失意时,要寻找一条出路”。
解析:D。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3.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2005年茂名市中考题)
A.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B.像《论语(十则)》这样的古代经典诗文,一定要能够背诵。
C.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解析:C
常见失误分析
例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B.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总要用吃粽子、划龙舟等方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D.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小说“边城”中故事发生的原型地——湘西茶峒镇去旅游。
答案:B。 分析:这是一道选择题,要求考生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项不是疑问句,问号应为逗号;C项“我们说”后的冒号应为逗号;D项“边城”的引号应为书名号。这三个选项都可能造成考生误选失分。解题方略是记住标点符号的使用位置及用法。
能力提升训练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B.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抚今追昔,想起的是春天的故事;极目望远,看到的是秋天的收获。
C.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
D.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B.“快回来!”他一边追一边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
C.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怎样立意?怎样开头……
D.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你读过篇幅短小却蕴涵丰富的短诗吗?这种诗被称为□小诗□,五四运动后□它曾盛行一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繁星》和《春水》□这两部作品以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
A.“”、, B.“”,。 C.《》,。 D.《》、,
4.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趾头,后面露出脚后跟。
C.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
Ⅱ专项模拟训练
1.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
2.下面一段话空格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A.“!”,B.“”!, C.“!”。D.“”!。
3.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纪念建党88周年活动的主题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
B.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tag: 中考语文 标点符号 , 中考语文教案,中考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