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辅导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18个常见文言虚词)

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18个常见文言虚词)

03-06 16:56:48   浏览次数:280  栏目:高考复习辅导
标签:高考复习辅导大全,http://www.lexue88.com 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18个常见文言虚词),

⑥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⑦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⑧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⑨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⑩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2仿佛若有光。⑤呆若木鸡。

A.①②③⑧11/④/⑤⑥12/⑦/⑨⑩  B.①③⑤⑧1112/②⑨⑩/④/⑥/⑦

C.①③⑤1112/②④/⑥/⑦⑧//⑨⑩ D.①③④⑤⑧1112/②/⑥/⑦/⑨⑩

(二)按意义和用法,为“所”字分类:

①臣所过屠者朱亥    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  ④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⑤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⑦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⑧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⑩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A:名词,处所,地方  

B: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①②

(三)按意义和用法,为“所”字分类: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君之高义也。  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⑤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⑥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⑧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为……格式,表示被动:

B.“所以”,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是用来……

C.“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①③

(四)按意义和用法,为介词“为”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D  )

A.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B.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C.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D.对,向。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④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          ⑤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⑥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⑦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⑧不足为外人道也。        ⑨臣请为王言乐。           ⑩今宫室之美为之。

1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3如姬为公子泣
1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5君为我呼入。
1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1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介词,替,给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A:②⑩12/⑨171413④/⑧③⑦1715/①⑤⑥1116

B:①16/②⑩12/⑨③⑦141715/④⑧⑤⑥/1113

C:①16/②⑩12④13/⑥③⑨⑤11/⑦1514⑧

D:①⑥⑤1116/②⑩12/③⑨⑦151714/④⑧13

(五)“也”作为句末语气词,按以下语气来归类:

A.表示判断语气。                        B.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C.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D.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E.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④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⑤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⑥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⑦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⑧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⑨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⑩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A. ⑦⑨      B.①⑥    C.②⑩    D. ④⑤11  E.③⑧

(六)“以”作介词,有以下意义和用法,请为“以”归类:
A.表工具,把,拿,用。         B.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C.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D.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③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⑤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⑥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按照       
⑦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⑧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介词,拿         
⑨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⑩项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介词,把                 

 11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                                

1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用    

13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14至丹以荆卿为计,使速(招致)祸焉。——用…的方法         
 1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凭着

1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A.⑧⑩1214   B.③⑦⑨13 16      C.②④⑤      D.①⑥11 15

(七)“以”字作为连词,有以下意义和用法,请归类:
A.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不译。

B.表承接。前一动作往往是后一动作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不译。
C.表目的。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D.表因果,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E.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表并列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③忽魂悸以魄动。  ④樊哙侧其盾以撞。

⑤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⑥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⑧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⑩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18个常见文言虚词)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