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巩固
要善问
许多人在学习方面的重要体会是:不仅要肯问,而且要善问。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学问学问,学要肯问。学常有疑;问则可解疑。解其一疑,便长一智。学既不可缺,问也不可少。不因疑难细小而忽视,也不因问题“浅易”而不屑于问,更不因怕失身分而耻于问,在学中发问,在问中求学,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要得“学问”,不仅要肯问,还要善问。学习犯难不要急于问人。要先问自己,后问人。问己,应反复思考;问人,会受到启发。问,要问得准,问得深,因为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1、从论证方式看,本文属于 ,从论证方法上看,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分层来论证的?作简要分析:
3、从这篇文章的结构来看,它应属于( )
A、“横式”中的“总--分”式 B、“横式”中的“总--分--总”式
C、“纵式”中的“层层深入”式 D、“纵式”中的“起承转合”式
4、第3节中“要得‘学问’,不仅要肯问,还要善问”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
论有恒
我国有句古语:“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是说飞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着它那顽强的韧劲,硬把平地冲成了碧绿的深潭。在学习上也是这样。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中必然要遇到“陡峭的山峰”。我们有些青年认识不到这一点,思想上又没有吃苦的准备,因而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易犯冷热病。心血来潮时,连续通宵达旦,恨不得吃成一个“胖子”;情绪低落时,心灰意懒,难得看上几页书。这样的学习,势必会“虎头蛇尾”,事倍功半。学习需要有恒心,有毅力。毛泽东同志年轻时曾写过这么一副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暴十日寒。”
在我国历史上凡有所长的人,都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正因为他们常年累月地不断积累、更新、扩展,他们才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冲出了知识的“深潭”。
1、“循序渐进”在句中的含义是
。
2、“这样的学习,势必会‘虎头蛇尾’,事倍功半。”一句中,“这样”指代的是( )
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易犯冷热病。
B、我们有些青年认识不到这一点,思想上没有吃苦的准备。
C、心血来潮时,连续通宵达旦,恨不得吃成一个“胖子”;情绪低落时,心灰意懒,难得看上几页书。
D、我们有些青年认识不到这一点,思想上没有吃苦的准备,因而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易犯冷热病。心血来潮时,连续通宵达旦,恨不得吃成一个“胖子”;情绪低落时,心灰意懒,难得看上几页书。
3、本文的论点是( )
A、飞瀑之下,必有深潭。 B、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C、学习需要有恒心,有毅力。 D、在我国历史上,凡的所成的人,都有坚持不懈的冲击精神。
4、用自己的话解释对联的含义。
二、2009议论文阅读提升大舞台
(一)北京课标
阅读《创新不言败》,完成第20-22题。(7分)
创新不言败
①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因素。创新作为探索性实践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要想实现创新,必须要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②对于创新者而言,要正确地看待失败。在创新的过程中,成功是一种考验,失败
更是一种考验。沉醉于成功的辉煌,往往可能停歇前进的步伐;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就不能把握成功的机遇。当年,发明家爱迪生为了找到不易烧断的灯丝,进行了多次试验都没能成功。当许多人为他的失败而叹息时,'爱迪生却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又找到了一种不符合要求的东西罢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爱迪生终于发明了电灯,用科技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③爱迪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失败与成功,总是相对的、辩证的。有大付出,才有大收获;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成功的创新者懂得成败的辩证法,懂得"的深刻道理,在创新的过程中,一时一事的失败是常有的,只有不屈不挠,才能够走向胜利。
④对于创新者而言,还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自强的品质。因为创新是艰难
的,不可能一疏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
⑤创新之路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王安石曾经说过,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只有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所以创新者应当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⑥创新是创业者的追求,自信自强是创新者的选择。自信,才能鼓起从头再来的勇气;自强,才能激发上下求索的潜能。自信不是自负,自信者有自知之明,懂得扬长避短,不会一味蛮干;自强不是运强,自强者有清醒的头脑,善于审时度势,不达目的不罢休。
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希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创新,呼唤创新。
20.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述"创新不言败"的?(2分)
tag: 舞台 议论文 , 高考现代文阅读,高考现代文阅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现代文阅读